老北京小曲儿《探清水河》及相关景物

分类: 杂谈随笔 |
http://s12/mw690/001ppG5bzy73FkjrT7B4b&690
这两年,老北京小曲儿《探清水河》又开始流行,大概是某相声大腕儿的功劳。现在大致可以找到三个版本的录音,我以为最好的是北京老曲剧艺人赵俊良先生的版本。相对来说,赵老的版本更接近于原生态的北京小曲儿。
我不知道怎么连录音,上面是虾米网的连接。另两个版本,李丹书先生的版本,对词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最后连“忠贞的爱情心心相印”这样的话都出来了,唱腔上也更艺术,过于追求艺术性和“歌颂青年男女追求自由恋爱反封建”主题,反而使小曲儿失去了本来的味道。至于说郭腕儿的版本,其实也挺好听的,但郭不是北京人,且受河北梆子和东北二人转影响很大,粉丝可以说他唱得好,但不要说他唱得有北京味儿。
这是我根据音频扒的赵俊良先生版本的词,有些地方不是特别清楚,难免有错误。
桃叶尖上尖哪(读nei),柳叶遮满了天,在其位的稳坐细听我来言,此事哪(nei),出在了京西蓝靛厂,蓝靛厂火器营有一位松老三。提起那位松老三,两口子抽大烟,一辈子无儿所生一个女婵娟啊。女儿啊,年长到二八一十六哇,取了个乳名儿,荷花万字叫大莲。大莲美容颜,未曾配夫男,二老逛庙奴家把家看那(nei)。奴好比琵琶墙上挂啊,琵琶要是断了线,谁来把它弹。太阳落山根儿,小六儿如墙根儿,大莲好比一朵牡丹花心儿。小六儿好比那花蝴蝶儿,飞过来绕过去要采牡丹花心儿。一更黑了天儿,大莲泪涟涟儿。恼恨那爹妈不给我找人家儿,耽误了奴家终身大事啊,人过了青春哪哪有少年儿。二更鼓儿咚,大莲心内惊,忽听得门外痰嗽一声。不用人说我知道了哇,要命鬼的六哥哥来到我的家中。三更鼓儿发,小六儿又把墙扒,惊动了上房的女娇娃呀。伸手开开了门两扇哪,手拉着六哥哥你想死了小奴家。四更鼓儿敲,被窝里闹糟糟,鸡叫狗咬眼看天要亮了。大莲哪舍不得六哥哥走,又恐怕二老知道定打不能绕。五更到天明,二老知细情。骂一声无耻的丫头败坏了我的门庭。今天哪我活活要了你的命啊,你要想想活啊万万也不能。急的没话说,大莲儿跳了河。双三道闻知要探清水河。亲自到此和边儿上转哪,哭了声干妹妹,你死我也难活。河水清又清,一去不回程。失魂落魄迷迷又瞪瞪。情儿啊投河尽为我呀,不由得两眼泪盈盈。点着了千张纸,腾腾的冒火星,三拜九叩把礼行。叫一声干妹妹阴曹把我等啊,好像那晚辈来祭祖先灵。远方罗锅桥,近瞧蹬蹬儿高。丝丝荷叶像在水皮儿飘。金鱼咬着那银鱼的尾,胳膊短水又深够也够不着。太阳出正东,小六儿回到家中。单思病儿得的也不轻。躺在了炕上他净喘气儿啊,虽然说没有死皮也脱一层。
其实,我听这首小曲儿,时间要早得多,也更原生态。还是几岁大的时候,听我爷爷唱的,当时年纪小,没有特别留意。只记得前面是“长青万字松老三”,因为这个我不懂,我爷爷专门给我解释过,所以我才知道是松老三不是宋老三。再有就是还有一句“大蛤蟆搂着小蛤蟆腰”。我爷爷当时还告诉我,小六儿姓佟,还活着(当时是80年代末),就住火器营老街。
蓝靛厂成村于明代,村名来源于制作颜料。到了清雍正年间,设立圆明园护军营时,这里是镶蓝旗的军营。后来乾隆时期,又把外三营之一的外火器营设在此处,这里便又成了旗人聚居区。《探清水河》的故事便发生在这处旗营里,据我爷爷讲,外三营的旗人的生活即相对于汉人要封闭很多,又不同于内城旗人,形成了一种相对独立的小社会。特别是到了清末民初,外部社会剧烈的变化,他们渴望又恐惧对外交流。大致,《探清水河》就是在这样一个时期开始流传,我爷爷很肯定的说这是真事儿。算起来,我爷爷的年纪比小六、大莲小不了太多,又都属于圆明园护军,所住的镶红旗和蓝靛厂不算太远,也就是隔着颐和园和静明园,或许老爷子说的是有根据的吧。可惜当时我对这个没太感兴趣,如今想知道,可老爷子早已作古了。
歌中唱了一些附近的景物,比如清水河,就是长河,也就是现在说的昆玉河。
http://s9/mw690/001ppG5bzy73FjHJmHe78&690
http://s9/mw690/001ppG5bzy73FjIBJTG28&690
火器营路、老营房路这样的路名倒还保留着。
http://s9/mw690/001ppG5bzy73FjIBJTG28&690
火器营路、老营房路这样的路名倒还保留着。
http://s14/mw690/001ppG5bzy73FjLKnOB7d&690
歌里有“二老逛庙奴家把家看”,考虑到最开始的“桃叶尖上尖”,季节应该是旧历四月初。所为逛庙,实际上是逛庙会,他们逛得很可能便是蓝靛厂位于金源燕莎旁边的西顶娘娘庙了。清末民初,北京地区碧霞元君信仰繁盛,除了著名的妙峰山香会外,西顶广仁宫的庙会也是很有名的,那时每年四月初一到四月十八西顶都有庙会,比妙峰山的庙会还要长三天。
歌里有“二老逛庙奴家把家看”,考虑到最开始的“桃叶尖上尖”,季节应该是旧历四月初。所为逛庙,实际上是逛庙会,他们逛得很可能便是蓝靛厂位于金源燕莎旁边的西顶娘娘庙了。清末民初,北京地区碧霞元君信仰繁盛,除了著名的妙峰山香会外,西顶广仁宫的庙会也是很有名的,那时每年四月初一到四月十八西顶都有庙会,比妙峰山的庙会还要长三天。
http://s10/mw690/001ppG5bzy73Fk2kIIh29&690
http://s12/mw690/001ppG5bzy73Fk2h2bh9b&690
http://s5/mw690/001ppG5bzy73Fk2j9ha14&690
维修后的西顶娘娘庙和残存的赑屃。
http://s12/mw690/001ppG5bzy73Fk2h2bh9b&690
http://s5/mw690/001ppG5bzy73Fk2j9ha14&690
维修后的西顶娘娘庙和残存的赑屃。
前一篇:定州贡院
后一篇:游曲阳北岳庙,关于北岳的撕逼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