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处摩崖谷元代摩崖石刻

分类: 石刻碑刻 |
前些日子一时兴起,从面子桥开始,走那条满是乱石的山沟进入八大处。途中无意间发现一处摩崖石刻,之前没有听说过,颇为兴奋。后来在网上查,发现去年天翔的博客曾记录了这处摩崖,当时我因骨折正在卧床,没有留意。
沟谷内满是巨石,但由于坡度不大,走起来并不十分费力
http://s14/mw690/001ppG5bgy6Zoy6Js4dad&690
有元代摩崖石刻的巨石
http://s5/mw690/001ppG5bgy6Zoy9zKzaf4&690
http://s10/mw690/001ppG5bgy6ZoynakPL39&690
“贰十四五人,见XXX千”,左侧的看不清楚。看到时有些怀疑这些石刻的真实性了,因为一直隐隐约约记得,数字的大写写法如”壹、贰、叁、肆...“等是朱元璋时期发明的,如若如此,那自然这则石刻不可能是元大德年间的。不过回来查了一下,至少在武则天时期,就已经有用”贰“来代表”二“的写法了,因此元代写”贰十四五人“可能并不是什么问题。不过,这里只有”二“写作”贰“,其他的并未写成”拾肆伍人“,可能刻字者比较随意,当时亦没有那么统一的规范。
“贰十四五人,见XXX千”,左侧的看不清楚。看到时有些怀疑这些石刻的真实性了,因为一直隐隐约约记得,数字的大写写法如”壹、贰、叁、肆...“等是朱元璋时期发明的,如若如此,那自然这则石刻不可能是元大德年间的。不过回来查了一下,至少在武则天时期,就已经有用”贰“来代表”二“的写法了,因此元代写”贰十四五人“可能并不是什么问题。不过,这里只有”二“写作”贰“,其他的并未写成”拾肆伍人“,可能刻字者比较随意,当时亦没有那么统一的规范。
http://s12/mw690/001ppG5bzy6ZpYhNakzeb&690
http://s7/mw690/001ppG5bzy6ZpYiEgmOe6&690
这幅好像是个女人,左上角有三个小字“X小七”
http://s14/mw690/001ppG5bgy6ZozvmYmpbd&690
http://s13/mw690/001ppG5bgy6ZozwlfMo6c&690
有多处类似的图画
http://s7/mw690/001ppG5bzy6ZpYiEgmOe6&690
这幅好像是个女人,左上角有三个小字“X小七”
http://s14/mw690/001ppG5bgy6ZozvmYmpbd&690
http://s13/mw690/001ppG5bgy6ZozwlfMo6c&690
有多处类似的图画
其他图画大多较为粗糙幼稚,但这幅龙却颇为细腻,有些怀疑是否同一人所刻。
http://s3/mw690/001ppG5bzy6ZozHKOFs32&690
http://s14/mw690/001ppG5bzy6ZpYojoUR4d&690
这幅画因为后来的划痕太深,看不清楚是什么了。但红色方框里的图画刻工细腻,与龙图相仿,似乎和旁边的人的图画不是同一幅图。由此推测,则龙、以及方框内的图案石刻时间或许早于其他图案。当然,这只是推测,没什么依据。
http://s14/mw690/001ppG5bzy6ZpYojoUR4d&690
这幅画因为后来的划痕太深,看不清楚是什么了。但红色方框里的图画刻工细腻,与龙图相仿,似乎和旁边的人的图画不是同一幅图。由此推测,则龙、以及方框内的图案石刻时间或许早于其他图案。当然,这只是推测,没什么依据。
后一篇:北京的部分天主教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