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柘寺塔林

标签:
股票 |
分类: 浮屠古塔 |
评价一座庙宇的历史,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看起塔林的规模。但由于各种原因,大多寺庙塔林破坏严重,已经看不出当年的样子了。相对来说,潭柘寺的上下塔林保存状况相对较好,尚有70多座塔。
潭柘寺原有多处塔林,现只存寺庙南坡的上下塔林,其中上塔林均为清代覆钵式塔,而下塔林则涵盖了从金到清多个朝代塔40多座。
潭柘寺塔林有70多座塔,自然不可能一一说,何况我也没看那么细。只找几座有意思有故事的塔简单聊聊。
下塔林主塔——潭柘寺中兴大功臣广慧通理禅师塔
广慧通理禅师塔位于下塔林前排正中,是下塔林的主塔,也是塔林中最高大的塔,目测塔高有20多米。广慧通理禅师北京怀柔人,生于辽天祚帝乾统四年,卒于金世宗大定十五年,9岁在潭柘寺出家,后到各处游历。大定初年返回潭柘寺任住持,借助朝廷力量对寺庙进行了大规模整修,使得殿宇焕然一新,并在寺中弘法,使潭柘寺成为金中都临济宗的中心。
元代国师——海云大宗师塔
http://s9/mw690/001ppG5bgy6VKQ6hyUo88&690
http://s3/mw690/001ppG5bgy6VKQ6laSu92&690
http://s11/mw690/001ppG5bgy6VKQ6pQFQ0a&690
海云大宗师,金代末期被蒙古人所俘获,后归附,在元朝统治者心中具有崇高地位,并对元初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被元世祖忽必烈封为“佛日圆明海云佐圣国师”。海云大师是元大都设计者刘秉忠的师爷(师父的师父的意思,不是绍兴师爷那种师爷),正是他向忽必烈推荐了刘秉忠,才使刘秉忠得到重用。海云大师圆寂后,葬于大庆寿寺,即位于现在电报大楼位置的双塔寺。但他的弟子们把他的舍利(我估计其实就是骨灰)分成八份,另修了七座塔,潭柘寺的海云塔便是其中之一。
http://s3/mw690/001ppG5bgy6VKQ6laSu92&690
http://s11/mw690/001ppG5bgy6VKQ6pQFQ0a&690
海云大宗师,金代末期被蒙古人所俘获,后归附,在元朝统治者心中具有崇高地位,并对元初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被元世祖忽必烈封为“佛日圆明海云佐圣国师”。海云大师是元大都设计者刘秉忠的师爷(师父的师父的意思,不是绍兴师爷那种师爷),正是他向忽必烈推荐了刘秉忠,才使刘秉忠得到重用。海云大师圆寂后,葬于大庆寿寺,即位于现在电报大楼位置的双塔寺。但他的弟子们把他的舍利(我估计其实就是骨灰)分成八份,另修了七座塔,潭柘寺的海云塔便是其中之一。
传说中忽必烈的女儿——妙严大师塔
说到这个塔,我很惭愧。当年陪我那学理科出身,对这些杂学几乎一无所知的女朋友(现在的媳妇)到潭柘寺,看妙严大师塔时,我胡诌说这是成吉思汗的女儿华筝公主塔,华筝公主因青梅竹马的郭靖爱上黄蓉而心灰意冷,又对自己间接造成郭靖母亲李萍的死懊悔终生,后在潭柘寺出家。这当然是胡说八道,谁知我媳妇信了,还给别人讲,搞得我说破不是,不说破也不是。
http://s12/mw690/001ppG5bgy6VKQShwEzab&690
http://s4/mw690/001ppG5bgy6VKQSl1OX93&690
http://s13/mw690/001ppG5bgy6VKQSpXze8c&690
实际上,妙严大师(有地方直接成为妙严公主,这其实不妥,妙严是法号又不是公主的封号)传说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女儿,而不是他姑姑,当年也曾是一员蒙古女将,后因忏悔自己杀人太多而到潭柘寺出家直到圆寂。至于说,传说真实性,无从考证,史料中并无此记载,清乾隆爷就对此提出过质疑。
http://s4/mw690/001ppG5bgy6VKQSl1OX93&690
http://s13/mw690/001ppG5bgy6VKQSpXze8c&690
实际上,妙严大师(有地方直接成为妙严公主,这其实不妥,妙严是法号又不是公主的封号)传说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女儿,而不是他姑姑,当年也曾是一员蒙古女将,后因忏悔自己杀人太多而到潭柘寺出家直到圆寂。至于说,传说真实性,无从考证,史料中并无此记载,清乾隆爷就对此提出过质疑。
外来和尚好念经——三座外国和尚塔
潭柘寺是京城名刹,也吸引了一些外国和尚,塔林中亦有几座外国和尚塔。
http://s9/mw690/001ppG5bgy6VKRbXo12d8&690
http://s14/mw690/001ppG5bgy6VKRd1A2p4d&690
终极无初禅师,日本信州(现长野县)人,幼年在日本出家,成年后到中国游历,结识了明成祖的国师姚广孝,并结为挚友,并在姚广孝的推荐下,成为潭柘寺第三十三代住持。
http://s14/mw690/001ppG5bgy6VKRd1A2p4d&690
终极无初禅师,日本信州(现长野县)人,幼年在日本出家,成年后到中国游历,结识了明成祖的国师姚广孝,并结为挚友,并在姚广孝的推荐下,成为潭柘寺第三十三代住持。
http://s3/mw690/001ppG5bgy6VKRoJ07832&690
http://s8/mw690/001ppG5bgy6VKRoO75Bc7&690
底哇答思大师,印度人,24岁来到中国,后在中国修行弘法66年,明正统年间90岁高龄在中国圆寂。底哇答思塔是覆钵式,但塔身较瘦,不像覆钵,倒像个瓶子,由汉白玉砌成。
http://s8/mw690/001ppG5bgy6VKRoO75Bc7&690
底哇答思大师,印度人,24岁来到中国,后在中国修行弘法66年,明正统年间90岁高龄在中国圆寂。底哇答思塔是覆钵式,但塔身较瘦,不像覆钵,倒像个瓶子,由汉白玉砌成。
http://s13/mw690/001ppG5bgy6VKRy7RAU0c&690
http://s6/mw690/001ppG5bgy6VKRybBxbc5&690
http://s10/mw690/001ppG5bgy6VKRyfiqZd9&690
源公大和尚,也是印度人。因塔铭上写为“西竺”人,有的介绍就说成是“西印度人”,这是不对的。印度并没有东印度、西印度的说法,西竺就是指印度。西印度是指加勒比海西印度群岛,哥伦布在明弘治年间才发现新大陆,源公大和尚怎么可能在正统年间就跑到中国来呢?
http://s6/mw690/001ppG5bgy6VKRybBxbc5&690
http://s10/mw690/001ppG5bgy6VKRyfiqZd9&690
源公大和尚,也是印度人。因塔铭上写为“西竺”人,有的介绍就说成是“西印度人”,这是不对的。印度并没有东印度、西印度的说法,西竺就是指印度。西印度是指加勒比海西印度群岛,哥伦布在明弘治年间才发现新大陆,源公大和尚怎么可能在正统年间就跑到中国来呢?
源公极受明英宗器重,正统年间奉英宗旨意在潭柘寺修建戒坛,开坛传戒,成为潭柘寺戒坛第一代宗师。英宗复辟后,又派礼部郎中李和专程拜祭源公墓塔,并制御祭碑。
为动物修的塔——虎塔
潭柘寺还有龙塔、虎塔各一座。传说中,潭柘寺附近有一头猛虎,经常伤害人畜,直到其被同治年间的疯魔和尚因亮禅师驯服,虔心向佛。因亮禅师圆寂后五天,老虎也就死了,僧人们为其修建了一座塔作为纪念。
至于说传说靠谱不靠谱,人家那么一说,咱们那么一听吧。
下层僧人的合葬墓——十方普同塔
http://s13/mw690/001ppG5bgy6VKSqg020dc&690
http://s2/mw690/001ppG5bgy6VKSnYHnP41&690
大和尚死后一人一塔,下层和尚则合葬于十方普同塔下,僧人们也是有阶级的。不过,想想潭柘寺规模那么宏大,僧人众多,真一人一塔地方也不够。十方普同塔建于明万历年间,覆钵式塔。
http://s2/mw690/001ppG5bgy6VKSnYHnP41&690
大和尚死后一人一塔,下层和尚则合葬于十方普同塔下,僧人们也是有阶级的。不过,想想潭柘寺规模那么宏大,僧人众多,真一人一塔地方也不够。十方普同塔建于明万历年间,覆钵式塔。
经幢式塔代表——了公和尚塔
潭柘寺塔林也有不少经幢式塔,大多为金代或元初建造,比如了公、言公、慧公、奇公、归云等。
http://s10/mw690/001ppG5bgy6VKSG6o6Ba9&690
了公塔,金代。
http://s8/mw690/001ppG5bgy6VKSGanNJf7&690
塔身上有了公和尚的画像,有点像老年版聪明的一休。
http://s11/mw690/001ppG5bgy6VKSGeuoyda&690
塔身刻着了公的事迹。
了公塔,金代。
http://s8/mw690/001ppG5bgy6VKSGanNJf7&690
塔身上有了公和尚的画像,有点像老年版聪明的一休。
http://s11/mw690/001ppG5bgy6VKSGeuoyda&690
塔身刻着了公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