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房山常乐寺小记

(2015-09-04 19:11:10)
标签:

股票

分类: 寺庙宫观
那天主要目的是看姚广孝墓塔,看过塔之后顺便到常乐寺逛了逛,因为急于回城有事,寺后的太监墓也没有来得及去看,有机会再补。
无梁殿式山门殿
http://s7/mw690/001ppG5bgy6VaIo6iiy96&690
应该是天王殿,像是新修的。
http://s4/mw690/001ppG5bgy6VaJrNbGjf3&690

村公产证明,可能是民国时期的。
http://s7/mw690/001ppG5bgy6VaJHPB5Q76&690
http://s12/mw690/001ppG5bgy6VaJKsA31ab&690
这里比较有意思的是寺两侧的两座门楼和残墙。
http://s13/mw690/001ppG5bgy6VaJO6V2Yec&690

http://s5/mw690/001ppG5bgy6VaJOecss24&690
http://s4/mw690/001ppG5bgy6VaJQ4HrJe3&690
东侧门楼的楹联,上联;纯忠万禩名禋永;下联:世德千秋带礪长 横批:凤诏旌忠
http://s13/mw690/001ppG5bgy6VaK4BPtO5c&690
西侧的楹联,上联:浴日丰功垂宇宙;下联:凌云正气壮山河;横批:鸿猷翼圣
http://s11/mw690/001ppG5bgy6VaJOlzPIea&690


http://s13/mw690/001ppG5bgy6VaKfMyYsdc&690
门楼内文革时期的标语,彭真是谁都知道,“坏头头李”是何许人就不清楚了。

这就有点意思了,这两幅楹联说的是谁?这位凤诏旌忠的”凤“又是谁?
第一反应,感觉说的是姚广孝,但细想不对。明代虽然太监横行,但对后宫、外戚干政却一直相当忌讳,整个明代,大概万历的母亲李太后算是唯一直接参与政务的后妃了,但姚广孝的神道碑是成祖朱棣亲自所写,李太后怎么敢下什么凤诏来褒奖姚少师呢?
那么,还是要从修庙或后面墓里葬的太监里寻找。成化年间修庙的太监刘山,在弘治年间被孝宗处死,没有平反记录,自然当不上这么高的荣誉,也可以排除。
剩下的就是后面的两座太监墓了,其中有一座墓的墓志铭出土,墓主为”皇明乾清宫管事、提督宫内两司房兼掌尚衣监太监信吾王公志铭“,墓主为王之佐。另一座墓墓主则不详。但此处文物普查登记则为王安墓。
查双塔邨人李新乐老师博客,墓志铭中有如下内容:
先是,司礼监掌印太监谥昭忠宁宇王老先生,乃信吾之祖,卜葬于房山县石府村。及先生既殁之后,崇祯十年二月十三日,亦祔葬于此山之侧。今熙寰先生用形象言谓旧壤不吉,继进数百步,将于崇祯十年十二月初八日改葬,更封树之。并改葬先生于昭忠老先生之墓前十馀丈,异哉!
而明史中记载,王安被魏忠贤和客氏杀害后,在崇祯年间昭雪,”庄烈帝立,赐祠额曰昭忠“。”昭忠“不是随便赐的,由此可推知,王之佐墓志铭中所说的”司礼监掌印太监谥昭忠宁宇王老先生“应该就是王安,宁宇应是他的字或号。
查《酌中志》卷载: 故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公讳安, 字允逸, 号宁宇, 直隶保定府雄县人。可证实,王宁宇确实是王安。
但铭文中说,王之佐墓在王安墓之前十余丈,而看网上照片,两座墓距离很近,几乎是紧挨着,则另一座墓的墓主应是和王之佐一样附葬于王安墓前的级别相对低的太监,而王安墓宝顶则已不存。
至于说当地人关于此处是王承恩墓的传说,这个不足为奇,王承恩墓在十三陵,现存清顺治帝为起立的石碑。过去下层百姓大多不识字,由于年代久远,口口相传就会偏离本来面目,而往往会赴会成某位知名度更高的人物上,这里是一例;像海淀大觉寺以南大工村,也一直把高时明墓传说为刘瑾墓也是例子。还有宣武区广安体育馆附近的宝应寺旁也有一座王安墓,查那位太监王安死于万历三十年,和天启年间被魏忠贤害死的王安是同名同姓同职业的另一个人。
但大致推断,常乐寺村东西门楼上的对联,应该还是褒奖王安的。由于崇祯生母刘氏、嫡母郭氏以及天启帝的生母王氏在崇祯年间都已去世,这位下诏旌忠的”凤“,应是崇祯帝的周皇后。为什么要”凤诏“而不是”龙诏“,或许是因为崇祯在铲除魏忠贤一党后,曾一度排除太监政治,自己再褒奖另一位太监可能有些不便,于是由周皇后代为出面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