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火两重之承泽园

标签:
情感 |
分类: 园林府邸 |
承泽园位于蔚秀园以西,挂甲屯村南部。关于承泽园的由来,似乎并不清晰,一说为果亲王允礼的赐园自得园;一说自得园为后来的升平署(中央党校南院),承泽园最初名含晖园,为乾隆后期军机大臣英和的私人园林;还有一说认为允礼有两处赐园,一处为位于党校南院的自得园,另一处是承泽园,允礼去世后几经演变,到乾隆后期赐予英和。
英和之后相对清晰,因为监修道光的慕陵出了豆腐渣工程漏了水,把孝穆皇后的棺椁给淹了,英和被抄没家产,此园亦充公。之后赐予道光帝第六女寿恩固伦公主,公主死后又被收回内务府,直到光绪年间赐给了前一段中纪委痛批的“大老虎”庆亲王奕劻。由于慈禧常住颐和园,奕劻亦经常在承泽园内处理公务以及进行外事活动。不知是否是因为奕劻和洋人关系较为密切的缘故,庚子国变中八国联军劫掠焚毁京西诸园,唯独承泽园毫发未伤。清帝退位后,承泽园被赏赐为庆亲王私产。
奕劻1917年死后,承泽园的归属又有了不同说法。一说为大收藏家张伯驹先生所购,一说售予民国大实业家吴鼎昌故又称”吴家花园“,后吴鼎昌又在1946年将园子卖给张伯驹;而红学家周汝昌在回忆当年与张伯驹先生交往时则说张伯驹先生当时只拥有园子东段,西段则属于吴氏。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张伯驹先生于1953年把整座承泽园卖给了北大,而彭德怀元帅庐山会议落难后所居的吴家花园并不在承泽园范围内,而只是承泽园以西现国家安全部所有的一个院落。
另外,周汝昌先生和张伯驹先生的女儿张传綵女士回忆文章中都提到,当时当年的”大太子“袁克定因生计无着寄居在表弟张伯驹家,亦住在承泽园中。
承泽园逃过了1900年的庚子国变,但1860年英法联军应该还是对园子造成了较大的破坏,后来庆亲王奕劻应是对园子又做了一些改造。之后园子可能在北大时期又有一些改建,唐山地震后又有不少私搭乱建,但仍有不少旧物,也能看出大致的形制。90年代末北大对承泽园西部地区做了修缮改造,现为北大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办公场所,东部地区则为民房,现在已进行拆迁。改造后的西部和满是狼藉的西部可称得上冰火两重天。
http://s7/mw690/001ppG5bgy6UMY4rcJE26&690
http://s8/mw690/001ppG5bgy6UMY6M2y3a7&690
http://s12/mw690/001ppG5bgy6UMY7MfTt1b&690
13楼阁和旁边的游廊,也是研究中心所有。
http://s8/mw690/001ppG5bgy6UMY6M2y3a7&690
http://s12/mw690/001ppG5bgy6UMY7MfTt1b&690
13楼阁和旁边的游廊,也是研究中心所有。
东边的住宅就很不乐观了。
http://s13/mw690/001ppG5bgy6UMZ7sKAY9c&690
http://s7/mw690/001ppG5bgy6UMZfzfIa26&690
海淀区文物普查等级单位中还有一个”承泽园观音庵“便是这里了,是园子里的旧建筑后来改造成寺庙,还是什么情况,搞不清楚。前几年房顶的屋脊兽还在,现在也没了。
http://s7/mw690/001ppG5bgy6UMZfzfIa26&690
海淀区文物普查等级单位中还有一个”承泽园观音庵“便是这里了,是园子里的旧建筑后来改造成寺庙,还是什么情况,搞不清楚。前几年房顶的屋脊兽还在,现在也没了。
http://s15/mw690/001ppG5bgy6UMZL4SiG8e&690
http://s3/mw690/001ppG5bgy6UMZL9GLM42&690
http://s13/mw690/001ppG5bgy6UMZLdxJa5c&690
从院外看,彩画还隐约可见。
http://s3/mw690/001ppG5bgy6UMZL9GLM42&690
http://s13/mw690/001ppG5bgy6UMZLdxJa5c&690
从院外看,彩画还隐约可见。
前一篇:凋零破败的蔚秀园
后一篇:北大校园及其文物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