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树的魅力

标签:
随笔/感悟历史 |
深秋的一个周末,我和明光市老年大学文学、诗词班的同学们慕名来到了位于明光最北边的淮河大堤上,欣赏那深秋时节的银杏美景。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当日到此一游的游客相当多。不仅有本地的,也有来自滁州、定远等外地游客,那络绎不绝的人流、车流涌满了往日寂静的淮河大堤。人们赏银杏美景,看淮河风光,感觉这家门口的风景原来也是那么美!
赏景之余,人们谈论的话题自然是银杏树了。它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为何有如此魅力?为此,我想凭借早年认识银杏树的那点常识,与大家闲聊这银杏树的由来与魅力。
植物界的“活化石”
40多年前,因为学林,我认识了银杏树;因为银杏树与众不同,为中国特有的树种,我对它印象深刻。
银杏树又名白果树,也称公孙树。是现存裸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是世界上十分珍贵的树种之一。据科学史料记载,银杏树早在两亿七千万年前就已经出现了,至一亿七千万年前,银杏树几乎占据了世界的各个角落。到了第四纪冰川运动时期,大部分银杏树同恐龙一样奇怪地灭绝了。但在我国的部分地区还有一些坚强的银杏树活了下来,它保留了许多原始特征,如它的叶子没有正反面,这在逐步得到进化的许多植物中是极不常见的。因此,科学家把它看作是植物界的“活化石”。所以,银杏树是地球上少有的最古老的树种,其历史价值不仅在于它能跨越“有史时期”而生存下来,更重要的是它能在这漫长的“地质时期”保持该物种的遗传稳定。
银杏树浑身是宝
我查过相关资料,发现银杏树的果实(白果)为上等干果,营养丰富,品味甘美,医食俱佳。果仁中含有淀粉、粗蛋白、核蛋白、粗脂肪、蔗糖、矿物质、粗纤维等,经过加工之后,可以制成色泽鲜艳、气味浓郁、香甜可口的各种风味饮料和老幼皆宜的保健食品。
银杏树的根、叶、皮也含多种药物成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药物学家在对银杏叶的研究发现,一片小小的银杏叶,仅黄酮类成分就有20多种,另有萜类、酚类以及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氨基酸等。
银杏树木材质地优良,易干燥,速度快,不翘裂,兼有特殊之药香味,素有“银香木”之称。其切削容易,切面光滑,油漆后光亮性良好。常用于建筑、癫狂、镶嵌、各种雕刻工艺、高级文化和乐器用品以及工业特殊用具等。
银杏树体高大,伟岸挺拔,雍容富态,端庄美观,叶片(扇形)玲珑奇特、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耐污染,季相分明且有特色,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不少地方作为城市绿化的首选树种。我们明光城区、农村多有栽种,并被评选为明光市的市树。
我与银杏树的情结
说起银杏树,我与它还有一段缘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因为喜欢银杏树,我在城区的小院里栽了一株雄性树。当初栽它时,只是想点缀一下小院,并没有在意它能给我带来什么。随着时光的推移,银杏树不仅伴随着我成长,也给我家带来不少快乐和希望。从此,我与银杏树结下了一段难以割舍的情缘。
酷暑来临时,银杏树则成了一把撑开的绿绒大伞,在院中撑出一片清凉的天地。每天我满头大汗地下班回家便在树下稍事休息,乘一会荫凉,喝一杯凉茶,聊一会儿天,享受着城里人少有的惬意。那茂密葱绿的树叶不仅让我享受着树下的凉爽,还遮挡着我家半边楼房,使室内多了一份难得的清凉。
然而,随着银杏树的长大,其发达的根系越来越影响到房屋根基的稳定;同时,我那小小的院子和周围的楼房也遏制了银杏树的正常生长。为解决这些矛盾,我不得不忍痛割爱,于2011年冬天将银杏树迁离小院,远去他乡,去寻找更适合它生长的地方。
淮堤上大银杏群的魅力
从欣赏观光的角度看,观察单体的银杏树和欣赏群体的银杏林不同。显然,那成片成行的银杏林更有看头,更有魅力。这也是近年来无数游客纷纷涌向淮河大堤欣赏银杏林的主要原因。当然,到淮河大堤看银杏,最博人眼球的是淮河北岸泊岗乡和南岸柳巷镇境内各生长的一百多株有着近70年树龄的大银杏树群。那高大粗壮的银杏树矗立在淮河岸边,就像一个个手持钢枪的士兵守护着大堤;同时,凭借着银杏树一年四季特有的装束,尤其是深秋时节的金色美丽吸引了许多南来北往的游客们。赏景之时,我有心关注了这些银杏树是谁栽上大堤的呢?
原来,新中国成立伊始,为根治淮河水患,让淮河造福人民,在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下,党中央在当时经济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举全国之力治理淮河,组织和领导流域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开展了大规模的治淮建设。明光(原嘉山县)人民也同样于1952年发动16万治淮大军,以人海战术苦战两个冬春,开挖出小柳巷至阚台子长达7公里的泊岗人工引河工程,终于制服了淮河水患。为防止堤坝水土流失,1954年前后,新成立的嘉山县淮河河道管理所在两岸大堤(堆土区)上栽种了银杏、柳树、杏树等树种。从此,那几百株银杏就落户在了淮河大堤上。多年来,在几代堤防管理人员的管护下,那些银杏树茁壮成长,逐渐长成了参天大树。现在,这些银杏树不仅成为游客的观赏地、网红的打卡地;而且受到银杏树的启发,当地政府带领广大群众大力栽种银杏树,发展银杏产业。如今,北岸的泊岗乡已享有安徽银杏第一乡之美誉。
聊到这,我在想:我们今天有幸来到淮河岸边旅游观光,不仅仅是看那些又大又粗的银杏树群;而是要从这些银杏的栽种历史和生长过程中,让我们看到和记住当年淮河流域的先辈们艰苦奋斗,不怕困难,敢于与淮河水患做斗争,最终让淮河造福人民的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所以,大家别小看了那几株银杏树,它们不仅是绿化淮河的亲历者;更是新中国治淮历史和社会发展的见证者。这难道不是银杏树的魅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