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静静看陈家祠 ——闲走广州之十

(2015-11-24 10:31:40)
标签:

见闻

旅游

分类: 驴友日记

静静看陈家祠 <wbr>——闲走广州之十

    从天河城乘地铁1号线六站路即到陈家祠站,出D出口便是陈家祠前广场。陈家祠前广场上有座石牌坊,上刻有“古祠流芳”。陈家祠的入口设在侧面,门口柱子上写着“陈氏书院”“广东民间艺术博物馆”两个名字,旁边是售票处,门票10元。1.2米以下儿童、65岁以上老人凭有效证件免票;身高1.2米-1.5米儿童、60岁以上不满65岁的老人、学生凭有效证件半价。陈家祠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

 

静静看陈家祠 <wbr>——闲走广州之十

静静看陈家祠 <wbr>——闲走广州之十

静静看陈家祠 <wbr>——闲走广州之十

     静静看陈家祠 <wbr>——闲走广州之十

     静静看陈家祠 <wbr>——闲走广州之十

     静静看陈家祠 <wbr>——闲走广州之十

静静看陈家祠 <wbr>——闲走广州之十

静静看陈家祠 <wbr>——闲走广州之十

静静看陈家祠 <wbr>——闲走广州之十

     静静看陈家祠 <wbr>——闲走广州之十

     静静看陈家祠 <wbr>——闲走广州之十

    陈家祠又称陈氏书院,是清末广东72县陈氏宗亲合资兴建的合族祠堂,规模宏大,装饰华丽,集岭南建筑艺术之大成。20世纪初,德、日等国的建筑专著《世界建筑艺术》、《中国南方建筑》中,便盛赞其为中国南方建筑艺术的典范。
    我没有急着入内参观,而是在门外徘徊了很久,东看看西瞧瞧,拍了不少祠堂门面的照片。本辑先介绍祠堂外部的情况,我想,从外到内,由表及里,静静地看、细细地品,或许能够比较粗略地读懂这座艺术建筑。
    资料介绍,陈家祠建筑以其巧夺天工的装饰艺术“七绝”而著称,号称“百粤冠祠”。“七绝”分别是:三雕(木雕、石雕、砖雕)、两塑(陶塑、灰塑)、一铸(铁铸)、一画(彩绘)。这“七绝”在祠前的门面上都有淋漓尽致的呈现。
    正门的门匾上刻有“陈氏书院”,门前的石狮龇牙咧嘴,非常可爱,与威严的狮子相差甚远。

 

静静看陈家祠 <wbr>——闲走广州之十

静静看陈家祠 <wbr>——闲走广州之十

静静看陈家祠 <wbr>——闲走广州之十

静静看陈家祠 <wbr>——闲走广州之十

     静静看陈家祠 <wbr>——闲走广州之十

     静静看陈家祠 <wbr>——闲走广州之十

     静静看陈家祠 <wbr>——闲走广州之十

     静静看陈家祠 <wbr>——闲走广州之十

     静静看陈家祠 <wbr>——闲走广州之十

静静看陈家祠 <wbr>——闲走广州之十

静静看陈家祠 <wbr>——闲走广州之十

静静看陈家祠 <wbr>——闲走广州之十

    祠前的壁间有六幅画卷式的大型砖雕,每幅砖雕长达4米,是用一块一块的青砖雕刻好了以后再连接成一体的,立体、多层次的画面里有神话传说、山水园林、花果禽兽、钟鼎彝铭等。

 

静静看陈家祠 <wbr>——闲走广州之十

静静看陈家祠 <wbr>——闲走广州之十

静静看陈家祠 <wbr>——闲走广州之十

静静看陈家祠 <wbr>——闲走广州之十

静静看陈家祠 <wbr>——闲走广州之十

静静看陈家祠 <wbr>——闲走广州之十

静静看陈家祠 <wbr>——闲走广州之十

    屋檐上的灰塑犹如一条花带把房顶装扮得情趣盎然。人物栩栩如生,表情各异,色彩也十分鲜艳。屋檐上两条鳌鱼是水神的代表,预示为着消除火灾的愿望。在阳光照耀下这些屋檐灰塑,显得更加凝重,熠熠生辉,美不胜收。
    21世纪以来,陈氏书院以“古祠流芳”之名两度入选“新世纪羊城八景”,被誉为“广州文化名片”,成为岭南地区最具文化艺术特色的博物馆和著名的旅游景点。

 

            静静看陈家祠 <wbr>——闲走广州之十

静静看陈家祠 <wbr>——闲走广州之十

静静看陈家祠 <wbr>——闲走广州之十

静静看陈家祠 <wbr>——闲走广州之十

静静看陈家祠 <wbr>——闲走广州之十

静静看陈家祠 <wbr>——闲走广州之十

静静看陈家祠 <wbr>——闲走广州之十

静静看陈家祠 <wbr>——闲走广州之十

静静看陈家祠 <wbr>——闲走广州之十
                                     闲走广州:静静看陈家祠 (黄胖HP拍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