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秋”过去了一个星期,厦门最近的气温午后还较高,但夜间开始凉快了一些,随着一场场雨的降临,气温已经在逐渐地下降了。“秋前秋后一场雨,白露前后一场风”,“立秋”降温最大的法宝是下雨,这是人们长期观察总结得出的结论。今天下午岛内下了雨,晚上气温就会觉得凉爽了许多。



当我们早起去公园草地散步时,会看到一片片黄叶从树梢头轻盈飘落下来。民间有“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说法,望着满地的黄叶,我知道,秋天开始步履蹒跚地向我们走来了。





《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宋·唐庚《文录》引唐人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二十:“叶落知秋,举一明三。”《续灯传录》:“弦动别曲,叶落知秋。”
一叶知秋的释义:
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古人一直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到了立秋,梧桐树必定开始落叶,因此才有“落一叶而知秋”的成语。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而秋季又是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从物候学标准来说,炎热过后,五天平均气温稳定在22度以下时就算进入了秋季
,低于10度时秋季结束。厦门目前应该还处在迈向初秋的季节,但要真正意义上的入秋,可能还有一段时间。
古人认为“秋天宜收不宜散”,应切记“秋不食辛辣”、“秋不食肺”;还应“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从情志、饮食、起居、运动和饮茶等方面调气养肺,这样才合乎秋季养生之道。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黄胖HP拍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