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迪罗”走了,在千千万万人的防范、抗击和注目下,呼风唤雨,深入到我国的内地去了。
整整一个月里面我们送走了“莲花”、“灿鸿”和“苏迪罗”,人们的确有些疲惫了。
上月双台风来临前,气象部门就预测,“莲花”目标直指福建、广东一带,移动路径西偏南;“灿鸿”登陆地点锁定浙闽沿海,移动路径西偏北。双台风将呈“南北包抄”之势先后登陆东南沿海,而福建是最可能受到影响的省份之一。据预报,厦门有9-10级大风,并有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
最后的结果呢?第10号台风“莲花”于7月9日12时15分在广东陆丰市甲东镇沿海地区登陆。第9号台风“灿鸿”于11日16时40分前后在浙江舟山登陆。厦门都远离了双台风的登陆地。
7月上旬我正回老家,原本想在家多呆几天,可听了双台风吓人的预报,更加上9日起厦深、福厦、温福等铁路的动车都停止了售票,只好在8日下午仓皇回厦。回来的当天及其后的日子里,厦门的天气似乎无风也无雨,与双台风好象搭不上边,我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几天听说有“苏迪罗”台风要来了,我就天天在注意观察天象(详见上两篇博文与照片),从7日的蓝天白云,8日的乌云密布,到9日的和风细雨……。被称为“风王”的“苏迪罗”虽携风带雨,但并没有带来狂风暴雨,给厦门造成的影响是很有限的,比起福州的受灾情况那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













8月8日厦门乌云密布的天空
难道台风真的就如此神秘莫测了吗?难道灾害都有必要往红色方向去预警吗?“狼来了!狼来了!”到时候真的狼来了,人们可能就都麻木了。
再说了,人的生命安全诚然可贵,但要制定防灾应急预案,难道就一点都不要考虑经济因素、防灾成本和社会影响吗?对预报的结果完全不符现实,对制定的应急预案决策失误,严重浪费国家防灾资金和社会资源的行为,难道就不要追究业务或工作上的责任吗?
下面我摘录一些关于这次“苏迪罗”台风的报导,不知能否给我们一点启示?
据厦门市气象台消息
8月8日20时25分继续发布台风红色预警信号:今年第13号台风“苏迪罗”(台风级)20时中心位于福建省莆田市南偏东方向约50公里的海面上。预计未来台风中心将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将于今天22时前后在福建莆田一带沿海再次登陆。受其影响,我市有暴雨到大暴雨,市区风力7-8级、阵风9-10级,厦门到崇武沿海10-11级、阵风12-14级。请注意防范。
随着第13号台风“苏迪罗”的步步逼近,对我市交通造成大面积的影响,海沧大桥封闭,有27条线路停运,长途客运、铁路动车和民航客运都出现大面积停运。
厦门市气象台8月8日22时20分变更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今年第13号台风"苏迪罗"(台风级)于22时10分在莆田市秀屿区沿海登陆,登陆时风力13级,38米/秒,台风级强度。预计未来台风中心将继续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减弱。受其影响,我市今天夜里到明天有暴雨,市区风力6-7级、阵风8级,厦门到崇武沿海8-9级、阵风11-12级。请市民注意防范。
市防汛办发布消息,根据市气象局22时20分发布的台风警报,今年第13号台风“苏迪罗”(台风级)已于今天22时10分在莆田市秀屿区沿海登陆,登陆后对我市逐渐减小。根据《厦门市防洪防台风应急预案》,我市防御台风应急响应等级由一级降为二级,请密切关注后续降雨的情况。
统计8日8时至9日7时累积雨量,岛内小雨,岛外大雨到暴雨,北部山区暴雨。全市共有23个站大于30毫米,6个站大于50毫米。最大降水出现在同安区云顶山80.3毫米。
统计显示,7日20时至8日19时,福州乌山累计雨量已达228.3毫米,晋安累计达289.6毫米,均突破2005年龙王台风创下的最大日雨量记录。
8日,省会福州风雨极大,已创历史单日最大雨量,并导致城区严重内涝,市区倒伏树木1万多株,交通严重受阻。




8日下午4时至晚上7时半海沧大桥封闭

8日西海域无船行驶





台风警报解除后渔船出港(黄胖HP拍摄于9日10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