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永乐宫观 元代殿宇——秦晋漫行(60)

(2015-01-20 09:17:51)
标签:

旅游

见闻

历史

分类: 驴友日记

永乐宫观 <wbr>元代殿宇——秦晋漫行(60)

    从行程的第九天下午开始,我们以运城为驻地,住宿三晚,开始周边三天的旅行。第十天是芮城之旅。早晨从运城乘汽车班车去芮城(车票22元),游览永乐宫及大禹渡景区,傍晚乘车回运城。
    永乐宫,原名大纯阳万寿宫,是元代著名道教宫观建筑。因原址位于芮城县城西南20公里城永乐镇招贤里村,故俗称永乐宫。1961年永乐宫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永乐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2004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

 

永乐宫观 <wbr>元代殿宇——秦晋漫行(60)

     永乐宫观 <wbr>元代殿宇——秦晋漫行(60)

     永乐宫观 <wbr>元代殿宇——秦晋漫行(60)

永乐宫观 <wbr>元代殿宇——秦晋漫行(60)

永乐宫观 <wbr>元代殿宇——秦晋漫行(60)

永乐宫观 <wbr>元代殿宇——秦晋漫行(60)

永乐宫观 <wbr>元代殿宇——秦晋漫行(60)

    永乐宫坐北向南,坐落在芮城县城北3公里的龙泉村附近,占地总面积8.6万平方米,是我国现存一组完整的元代宫殿式建筑群。远眺宫宇,规模宏伟,红墙绿瓦,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一派古刹风韵。近观宫内,布局疏朗,五座主体建筑都布列在中轴线上,中轴线长500米,从南到北依次排列:宫门、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除宫门为清代建筑外,其余四座均为元代建筑。

 

永乐宫观 <wbr>元代殿宇——秦晋漫行(60)

永乐宫观 <wbr>元代殿宇——秦晋漫行(60)

永乐宫观 <wbr>元代殿宇——秦晋漫行(60)

永乐宫观 <wbr>元代殿宇——秦晋漫行(60)

永乐宫观 <wbr>元代殿宇——秦晋漫行(60)

永乐宫观 <wbr>元代殿宇——秦晋漫行(60)

永乐宫观 <wbr>元代殿宇——秦晋漫行(60)

永乐宫观 <wbr>元代殿宇——秦晋漫行(60)

     永乐宫观 <wbr>元代殿宇——秦晋漫行(60)

永乐宫观 <wbr>元代殿宇——秦晋漫行(60)

    轴线主体建筑与两侧的附属建筑,内外以两道宫墙间隔环绕。三清殿在所有的永乐宫建筑中体量是最大的,位于宫内轴线正中,与纯阳殿、重阳殿均有凸出地面很高的台基,相互之间用高耸的甬道相连,两侧不设廊屋和配殿。永乐宫四周砌筑宫墙两道,把分为三道轴线,而以中轴线为主体。这种总体布局和一般寺庙主殿位居最后的形制完全不同,而是按照宫廷规制和道教仪规加以设置的,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是我国古建筑中的优秀遗产。

 

永乐宫观 <wbr>元代殿宇——秦晋漫行(60)

永乐宫观 <wbr>元代殿宇——秦晋漫行(60)

永乐宫观 <wbr>元代殿宇——秦晋漫行(60)

永乐宫观 <wbr>元代殿宇——秦晋漫行(60)

永乐宫观 <wbr>元代殿宇——秦晋漫行(60)

永乐宫观 <wbr>元代殿宇——秦晋漫行(60)

永乐宫观 <wbr>元代殿宇——秦晋漫行(60)

永乐宫观 <wbr>元代殿宇——秦晋漫行(60)

永乐宫观 <wbr>元代殿宇——秦晋漫行(60)

永乐宫观 <wbr>元代殿宇——秦晋漫行(60)

永乐宫观 <wbr>元代殿宇——秦晋漫行(60)

    永乐宫是典型的元代建筑群,大殿里粗大的斗拱层层叠叠地交错着,四周的雕饰不多,比起明、清两代的建筑,显得较为简洁、明朗。在四座元代建筑中,各殿四壁均满绘壁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技艺高超,在我国现存的古代历史文化遗产中,元代寺观壁画推此为冠(详见下辑介绍)。

 

永乐宫观 <wbr>元代殿宇——秦晋漫行(60)

永乐宫观 <wbr>元代殿宇——秦晋漫行(60)

永乐宫观 <wbr>元代殿宇——秦晋漫行(60)

永乐宫观 <wbr>元代殿宇——秦晋漫行(60)

永乐宫观 <wbr>元代殿宇——秦晋漫行(60)

永乐宫观 <wbr>元代殿宇——秦晋漫行(60)

永乐宫观 <wbr>元代殿宇——秦晋漫行(60)

永乐宫观 <wbr>元代殿宇——秦晋漫行(60)
                                 永乐宫:著名宫观,元代殿宇(黄胖HP拍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