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玉女吹箫 中峰引凤——秦晋漫行(44)

(2014-12-26 09:57:33)
标签:

见闻

旅游

分类: 驴友日记

玉女吹箫 <wbr>中峰引凤——秦晋漫行(44)

     华山中峰是座充满故事的山峰。中峰的多数景观、传闻都与两千多年前春秋时期萧史、弄玉的美丽动人的爱情传说有关。“吹箫引凤”故事一直被后人所传诵,家喻户晓的成语“乘龙快婿”、“龙凤呈祥”,诗句“凤凰台上忆吹箫”便是因此而来。这些妙趣横生的故事与传说,极大地丰富了中峰的内涵,增添了中峰的神奇与美丽。
    在离开东峰朝阳台后,我们来到引凤亭。据史载,秦穆公女儿弄玉美貌羞花,通晓音律,善舞袖裙,一夜梦见与华山隐士萧史笙箫和鸣,互为知音,便结为夫妻,隐居华山。每晚笙箫吹起,引来彩凤起舞,百鸟翩跹,后人在此建亭,以作纪念。引凤亭居高临下,视野开阔,可以环顾华山四周的景致。山崖上长有几株高大的松树,枝叶茂盛,凌空招展,很是壮观。

 

玉女吹箫 <wbr>中峰引凤——秦晋漫行(44)

玉女吹箫 <wbr>中峰引凤——秦晋漫行(44)

玉女吹箫 <wbr>中峰引凤——秦晋漫行(44)

             玉女吹箫 <wbr>中峰引凤——秦晋漫行(44)

             玉女吹箫 <wbr>中峰引凤——秦晋漫行(44)

             玉女吹箫 <wbr>中峰引凤——秦晋漫行(44)

             玉女吹箫 <wbr>中峰引凤——秦晋漫行(44)

             玉女吹箫 <wbr>中峰引凤——秦晋漫行(44)

玉女吹箫 <wbr>中峰引凤——秦晋漫行(44)

玉女吹箫 <wbr>中峰引凤——秦晋漫行(44)

玉女吹箫 <wbr>中峰引凤——秦晋漫行(44)

玉女吹箫 <wbr>中峰引凤——秦晋漫行(44)

    引凤亭是中峰的一个景点。中峰因居东、西、南三峰中央,故名。它原是依附在东峰西侧的一座小峰;古时曾把它算作东峰的一部分,今人将它列为华山主峰之一,中峰海拔2037.8米。值得一提的是,现在东峰与中峰设置了一架“云梯”(也附楼梯),从而成为两者间的一段捷径。
    云梯也是华山一处新的险道。梯高十余米,与地面垂直呈90度角,中上部外突,呈倒坎崖之势。梯上置悬索三条,游人挽索而攀,身体无法贴近崖壁,因而随索摆动,心旌神摇,如同腾云驾雾,故名云梯。许多游客都愿在此向上攀登,一试身手。云梯旁架有楼梯复道,游客从上到下一般走楼梯。

 

     玉女吹箫 <wbr>中峰引凤——秦晋漫行(44)

     玉女吹箫 <wbr>中峰引凤——秦晋漫行(44)

     玉女吹箫 <wbr>中峰引凤——秦晋漫行(44)

     玉女吹箫 <wbr>中峰引凤——秦晋漫行(44)

玉女吹箫 <wbr>中峰引凤——秦晋漫行(44)

玉女吹箫 <wbr>中峰引凤——秦晋漫行(44)

玉女吹箫 <wbr>中峰引凤——秦晋漫行(44)

    中峰溪水环绕,林木葱茏,奇花异草,环境清幽。相传春秋时,秦穆公女儿弄玉与情郎萧史,吹笙品箫,声如凤鸣,乘龙跨凤在此修炼成仙,故又名玉女峰。峰上景观多与吹箫引凤的故事有关,如玉女祠、玉女洗头盆、玉女石马、无根树、品箫台、引凤亭等。崖边路旁有一些摩崖石刻。

 

玉女吹箫 <wbr>中峰引凤——秦晋漫行(44)

玉女吹箫 <wbr>中峰引凤——秦晋漫行(44)

玉女吹箫 <wbr>中峰引凤——秦晋漫行(44)

玉女吹箫 <wbr>中峰引凤——秦晋漫行(44)

玉女吹箫 <wbr>中峰引凤——秦晋漫行(44)

玉女吹箫 <wbr>中峰引凤——秦晋漫行(44)

             玉女吹箫 <wbr>中峰引凤——秦晋漫行(44)

             玉女吹箫 <wbr>中峰引凤——秦晋漫行(44)

             玉女吹箫 <wbr>中峰引凤——秦晋漫行(44)

             玉女吹箫 <wbr>中峰引凤——秦晋漫行(44)

玉女吹箫 <wbr>中峰引凤——秦晋漫行(44)

玉女吹箫 <wbr>中峰引凤——秦晋漫行(44)
                                   游华山: 玉女吹箫,中峰引凤(黄胖HP拍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