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神奇秦俑 世界奇迹——秦晋漫行(31)

(2014-12-11 09:55:21)
标签:

见闻

旅游

分类: 驴友日记

神奇秦俑 <wbr>世界奇迹——秦晋漫行(31)

 


     秦始皇兵马俑有三个俑坑,一号坑、二号坑、三号坑,三坑呈品字形布置,都建设有保护陈列大厅,目前都对外开放参观,本文先说说一号坑
    有人在旅游攻略里建议,兵马俑坑游览的线路最好先是一号坑,然后从其右前方进入三号坑,最后才看二号坑。一号坑是秦兵马俑发现最早、面积最大、发掘数量最多、也最令人震撼的一个俑坑。不过,也有人这样评价三个俑坑:认为一号坑遗址范围虽大,但其遗址内涵并不属主导;三号坑遗址范围虽小,却是秦兵马俑的指挥机构所在地;二号坑遗址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兵马俑之精华。但我个人觉得也不尽然。无论从发掘时间长短、陶俑出土数量多少,以及遗址面积大小等条件进行衡量,我倒认为一号坑是最具规模、最宜观赏、最吸眼球、最富价值的一个俑坑。

    走进一号坑保护陈列大厅,头顶上这个钢结构屋架、屋顶的大跨度建筑物,面积足有1.6万平方米,真可谓宏伟壮观。一号坑于1979年10月建成开放。站在参观走廊往前看,陶人陶马们都井然有序地排列着,更显现出工程之浩大、气魄之恢宏。俑坑坑深5米,坑内有10道宽2.5米的夯筑隔墙,形成南北面阔9间过洞,周围绕以回廊的格局。局部发掘已出土陶俑1000余尊,战车8辆,战车的陶马32匹,各种青铜兵器近万件。

 

 

 

     神奇秦俑 <wbr>世界奇迹——秦晋漫行(31)

神奇秦俑 <wbr>世界奇迹——秦晋漫行(31)

神奇秦俑 <wbr>世界奇迹——秦晋漫行(31)

神奇秦俑 <wbr>世界奇迹——秦晋漫行(31)

神奇秦俑 <wbr>世界奇迹——秦晋漫行(31)

神奇秦俑 <wbr>世界奇迹——秦晋漫行(31)

     神奇秦俑 <wbr>世界奇迹——秦晋漫行(31)

     神奇秦俑 <wbr>世界奇迹——秦晋漫行(31)

神奇秦俑 <wbr>世界奇迹——秦晋漫行(31)

 


    当我们较近距离地观察这些陶俑时,我们会发现这九间过洞内排列着的是以步兵为主,战车、步兵相间的主力军阵;其中配置有前锋、主体、后卫和翼卫,步骑相间,车马兼具,规模庞大,布局严密。每间过洞内有四列武士,有的穿战袍,有的着铠甲,中间配有战车,每辆战车后有驭手一名,车士两名。从陶俑的个体形象看,形体高大、比例匀称,神态各异、生动逼真,千人千面、栩栩如生。加上古人高超的艺术水平和精细的塑造手法,仿佛站在我们面前的是被施了魔法而僵硬的远古士兵队伍。真可谓“两千年神奇秦俑,第八大世界奇迹”。

 

 

     神奇秦俑 <wbr>世界奇迹——秦晋漫行(31)

神奇秦俑 <wbr>世界奇迹——秦晋漫行(31)

神奇秦俑 <wbr>世界奇迹——秦晋漫行(31)

神奇秦俑 <wbr>世界奇迹——秦晋漫行(31)

     神奇秦俑 <wbr>世界奇迹——秦晋漫行(31)

神奇秦俑 <wbr>世界奇迹——秦晋漫行(31)

神奇秦俑 <wbr>世界奇迹——秦晋漫行(31)



    有消息说,根据出土兵马俑的排列密度,估计一号坑共埋藏兵马俑6000余件。目前,考古人员还在继续进行发掘,并对发掘出来的陶俑进行清理、修补、编号、排列……。考古人员的工作引来游客们的极大关注,对于他们的辛勤劳动和精细工作,我们深表敬佩与赞叹。谢谢他们!

 

 

神奇秦俑 <wbr>世界奇迹——秦晋漫行(31)

神奇秦俑 <wbr>世界奇迹——秦晋漫行(31)

神奇秦俑 <wbr>世界奇迹——秦晋漫行(31)

神奇秦俑 <wbr>世界奇迹——秦晋漫行(31)

神奇秦俑 <wbr>世界奇迹——秦晋漫行(31)

     神奇秦俑 <wbr>世界奇迹——秦晋漫行(31)

     神奇秦俑 <wbr>世界奇迹——秦晋漫行(31)

神奇秦俑 <wbr>世界奇迹——秦晋漫行(31)

神奇秦俑 <wbr>世界奇迹——秦晋漫行(31)

神奇秦俑 <wbr>世界奇迹——秦晋漫行(31)

神奇秦俑 <wbr>世界奇迹——秦晋漫行(31)

神奇秦俑 <wbr>世界奇迹——秦晋漫行(31)

神奇秦俑 <wbr>世界奇迹——秦晋漫行(31)
           两千年神奇秦俑,第八大世界奇迹(黄胖HP拍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