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两岸高楼说山城——延平俯瞰之二

(2014-06-07 08:50:15)
标签:

见闻

杂谈

分类: 随感随想

两岸高楼说山城——延平俯瞰之二

 
    从延平区的俯瞰中我们看到,整座城市沿着沙溪、建溪两岸而建,依山傍水,呈条状布置。尽管两江水面宽阔,然而市区内部却道路狭窄、楼房密集。除了沿江的道路、公园稍许平坦外,若再往内走,走过谷地便是山坡接着山坡。在这狭长的江边山坡地上,居民住宅楼以及办公大楼拔地而起,房子贴着房子,窗户挨着窗户,楼间距显得十分窄小。
    延平区的地形地貌是山谷纵横,高低起伏。规划区域内可开发利用的土地奇缺,交通、通信、供水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发展空间受到较大限制。由于城市空间狭小,人口密度又极高,在不足4平方公里的中心区内聚集将近30万人,比世界人口密度最高之一的澳门还要高。区域内的市政及社会事业项目难以布局,中心城市功能不全,人居环境受到影响。

 

 

两岸高楼说山城——延平俯瞰之二

两岸高楼说山城——延平俯瞰之二

两岸高楼说山城——延平俯瞰之二

两岸高楼说山城——延平俯瞰之二

两岸高楼说山城——延平俯瞰之二

两岸高楼说山城——延平俯瞰之二

两岸高楼说山城——延平俯瞰之二

两岸高楼说山城——延平俯瞰之二

两岸高楼说山城——延平俯瞰之二

两岸高楼说山城——延平俯瞰之二



    用地不足的困难,逼得延平区的城市建筑向空中发展。高楼大厦的密布,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这座城市的尊严,也代表了一些人的梦想;但它除了带给城市形象、荣誉、政绩工程外,其实并没有多少的社会价值意义。密布的大楼带来许多弊端,诸如城市旋风、缺乏日照、光污染、热岛效应等等。有评论认为,这或许并非明智之举。
    近年来,延平区的交通枢纽功能在不断弱化,从而增加了人流和物流的成本,严重地影响了城市要素集聚功能的发挥和中心城区的拓展。延平区已难以作为中心城市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寻找新的发展空间成为当务之急。
    日前,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建阳市,设立南平市建阳区;南平市人民政府驻地由南平市延平区迁至建阳区。“迁府”之后的延平区能否成功实现转型升级,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据介绍,南平市在去年就已提出开发建设延平新城,建设集闽北省际物流、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为一体的现代综合产业基地,进而实现拓展城市空间、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布局的目标。今后,随着京福高铁、南三龙铁路通车,建古高速和绕城高速建设以及福州至南平闽江干流货运复航,我们衷心期待着延平区能后劲十足,发展强劲。

 

 

两岸高楼说山城——延平俯瞰之二

两岸高楼说山城——延平俯瞰之二

两岸高楼说山城——延平俯瞰之二

两岸高楼说山城——延平俯瞰之二

两岸高楼说山城——延平俯瞰之二

两岸高楼说山城——延平俯瞰之二

两岸高楼说山城——延平俯瞰之二

两岸高楼说山城——延平俯瞰之二

两岸高楼说山城——延平俯瞰之二

两岸高楼说山城——延平俯瞰之二

两岸高楼说山城——延平俯瞰之二
               延平俯瞰:两岸高楼说山城(黄胖HP拍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