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西合璧“肇庆堂”——大埔行之十一

(2013-04-01 08:47:29)
标签:

旅行/见闻

旅游

分类: 驴友日记

中西合璧“肇庆堂”——大埔行之十一


   告别“泰安楼”,午餐、午休之后,我们来到距县城11公里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百侯镇参观、游览、拍摄,领略文化之乡的独特魅力。第一个景点就是“肇庆堂”。
  肇庆堂是省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离百侯镇仅几百米的地方。在公路上看过去,府第辉煌,洋楼气派,堂如静默君子,楼如高贵淑女,一中一洋,卓而不群。府第式客家围屋与两层西式洋房,虽然各据一方却又紧密相连。它既传承客家民居建筑风格,又融入了西方建筑精华,是一座客家民居建筑精品。肇庆堂始建于1917年,占地近3200平方米,属广东梅州山区独具特色的中西合璧客家民居。

 

 

中西合璧“肇庆堂”——大埔行之十一

中西合璧“肇庆堂”——大埔行之十一

中西合璧“肇庆堂”——大埔行之十一

中西合璧“肇庆堂”——大埔行之十一

中西合璧“肇庆堂”——大埔行之十一

中西合璧“肇庆堂”——大埔行之十一


    肇庆堂是侯南村人杨敬修的三儿子杨荫恒兴建的。走入肇庆堂,首先是走过一座大门,大门顶部题为“敬修衍庆”,从中可见屋主对父辈的缅怀与爱,这也体现了客家人对上代的观念。

 

 

     中西合璧“肇庆堂”——大埔行之十一

    入大门后,先是坐东朝西的“肇庆堂”。堂内的“肇庆堂”横匾,是国民党将军张发奎所书,由此可见当时杨家的实力与关系。据说,建筑时大部分的石材、木料都是屋主从外地购进,门上的彩色压花玻璃更是不远万里从意大利采购。屋主还从福建、江西和潮州请来精于建筑、雕刻、绘画的师傅,自建瓷窑烧制瓷片自用,工艺风格独特。巨宅建筑历时三年,花耗银元无数。

 

 

     中西合璧“肇庆堂”——大埔行之十一

中西合璧“肇庆堂”——大埔行之十一

中西合璧“肇庆堂”——大埔行之十一

中西合璧“肇庆堂”——大埔行之十一

中西合璧“肇庆堂”——大埔行之十一

     中西合璧“肇庆堂”——大埔行之十一

     中西合璧“肇庆堂”——大埔行之十一
                    府第式客家围屋


中西合璧“肇庆堂”——大埔行之十一

中西合璧“肇庆堂”——大埔行之十一

中西合璧“肇庆堂”——大埔行之十一

     中西合璧“肇庆堂”——大埔行之十一

     中西合璧“肇庆堂”——大埔行之十一

     中西合璧“肇庆堂”——大埔行之十一
                     两层西式洋房


    肇庆堂“四雕一画”(瓷雕、泥雕、石雕、木雕和梁画)工艺精巧,美观艳丽,堪称一绝。屋内梁柱、斗拱、屏风和门窗依然保留着一幅幅精美的雕刻和色彩斑斓的绘画图案,仅雕刻就有镂空见底的透雕、打磨圆滑的圆雕和深浅起伏的浮雕,用料有石雕、泥雕、木雕和瓷雕四大类,构图奇特、风格各异、工艺精湛。正堂的屋脊、外大门屋脊有各种花鸟、瑞兽、鱼虾等用瓷片及黏泥雕塑而成的泥塑,千姿百态,栩栩如生。虽经近百年的风雨,彩色陶瓷饰物依然鲜艳夺目,实属精品。

 

 

中西合璧“肇庆堂”——大埔行之十一

中西合璧“肇庆堂”——大埔行之十一

     中西合璧“肇庆堂”——大埔行之十一

     中西合璧“肇庆堂”——大埔行之十一

中西合璧“肇庆堂”——大埔行之十一

中西合璧“肇庆堂”——大埔行之十一
            
中西合璧“肇庆堂”——大埔行之十一
         肇庆堂的 “四雕一画”堪称一绝(黄胖HP拍摄于3月15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