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初溪土楼群中最有看头的当属集庆楼了。集庆楼是初溪徐氏家族的发祥地,是初溪土楼文化的宝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外表看似乎粗糙了些,但他的内涵却相当丰富,我想可以用“奇特”二字来形容。究竟“奇”在何处?“特”在哪里?走进集庆楼便知分晓了。
集庆楼内展出的一条白蟒蛇
集庆楼是客家土楼中年代最久远的土圆楼之一,它建于明永乐17年(1419年),距今已有580多年的历史。集庆楼在经历了近六个世纪的风霜雨雪之后,仍巍然屹立,显得古老而不破败。此外,它的建筑规模也比周遭的土楼要大得多,两环,四层,设有九个了望台,二百零六个房间,外径66米。
集庆楼还是一座结构最特殊、最具独特建筑风格和特色的圆土楼。底层为通廊式,整个楼区划分为16个单元生活区,大单元区5户,左右两端设楼梯,小单元区2户,共用一个楼梯。这样从一层到顶层,全楼共设置了72道楼梯。望着楼内纵横交错的楼梯,确实让参观的游人感到惊奇不已,以为是家庭之间不能和睦相处而不得己之 。其实不然,这种聚族而居而又彼此独立的模式,在动荡年代里,既消除单门独户的恐惧心理,又避免了一般土楼没有私密空间、过度嘈杂的缺点,实在是两全其美的创造性设计。集庆楼没有子墙的间隔,全为木结构,以榫头衔接,不用一枚铁钉,其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无与伦比。
奇特的多楼梯和全部木结构
现在集庆楼已无人居住,作为大型客家民俗博物馆之用,展出了各个时代具有历史价值的珍贵文物。集庆楼古朴大方、雄浑壮观,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它的沧桑之美震撼人心,给人一种庄严而又恬静的感觉。兼具各种美质的集庆楼于是便成了初溪土楼之王,是游客们参观初溪土楼群必到的一座土楼。
初溪土楼之王——集庆楼(黄胖HP拍摄)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