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阁古墙说古城    天心阁(二)

(2012-05-23 19:21:08)
标签:

旅行/见闻

旅游

分类: 驴友日记

古阁古墙说古城 <wbr> <wbr> <wbr> <wbr>天心阁(二)


 

    从崇烈亭往后便是天心阁和古城墙的名胜游览区,需要购票(16元/人,65岁以上免票)方能入内。我们去时天心阁四周搭着密密麻麻的脚手架,正在准备维修。透过脚手架,我们仍能看到一座古色古香,造型别致的楼阁。
    眼前的天心阁是1983年重建的,阁楼具有明清两朝城楼风格,整个建筑色调凝重而雄浑,风格去华饰而存古朴,是一幅历史的画,是一首古雅的诗。主阁楼三层,总高17.5米,碧瓦飞檐,朱梁画栋;南、北各有两个附阁(“南屏”、“北拱”)高10米;主阁和附阁之间以廊连接,雄伟壮观、气度恢弘。天心阁阁中供奉主宰人间功名的文昌帝君和奎星像,以保长沙文运昌盛,“振人文而达天心”,旧时前来拜祭的人们络绎不绝,文人墨客也常常登阁吟诗作赋。清代大学者黄兆梅一首“四面云山皆入眼,万家烟火总关心”已成为千古绝唱,而明代李东阳的“水陆洲洲系舟,舟动洲不动;天心阁阁栖鸽,鸽飞阁不飞”绝妙佳联至今仍被广为传颂。

 

 

古阁古墙说古城 <wbr> <wbr> <wbr> <wbr>天心阁(二)

古阁古墙说古城 <wbr> <wbr> <wbr> <wbr>天心阁(二)

古阁古墙说古城 <wbr> <wbr> <wbr> <wbr>天心阁(二)

古阁古墙说古城 <wbr> <wbr> <wbr> <wbr>天心阁(二)

古阁古墙说古城 <wbr> <wbr> <wbr> <wbr>天心阁(二)

古阁古墙说古城 <wbr> <wbr> <wbr> <wbr>天心阁(二)

古阁古墙说古城 <wbr> <wbr> <wbr> <wbr>天心阁(二)

古阁古墙说古城 <wbr> <wbr> <wbr> <wbr>天心阁(二)

古阁古墙说古城 <wbr> <wbr> <wbr> <wbr>天心阁(二)

古阁古墙说古城 <wbr> <wbr> <wbr> <wbr>天心阁(二)

古阁古墙说古城 <wbr> <wbr> <wbr> <wbr>天心阁(二)
                古色古香,造型别致的天心阁


    天心阁下的古城墙始建于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为长沙王吴芮所筑,距今有2200多年的历史。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长沙守御指挥使邱广修复加固,其长为8.5公里,呈南北长、东西窄条状,共设九座城门,大大增强了长沙城池的防御能力。后至1924年原国民政府修筑环城马路,仅保留天心阁这段古城墙。古城墙成为长沙古城的唯一供后人凭吊历史的遗存实物。

 

 

古阁古墙说古城 <wbr> <wbr> <wbr> <wbr>天心阁(二)

     古阁古墙说古城 <wbr> <wbr> <wbr> <wbr>天心阁(二)

     古阁古墙说古城 <wbr> <wbr> <wbr> <wbr>天心阁(二)
                  天心阁下的古城墙


    天心阁地处古城长沙地势最高的龙伏山顶,古人视这里为风水宝地。登高纵目,一览无遗,且地势险峻,居高扼守,制控全城。自明清以来,此地便成了兵家必争之地。我看到在天心阁城墙下筑有南北两个月城,并设炮洞四个,配上四门土炮。天心阁的城墙上也配有大炮。这说明,天心阁及其所处位置确实是肩负起了战时军事要塞的任务。月城的修筑在我国古代城防工事现存实例中极为罕见的,对研究古代军事城市防御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是古城长沙为数不多的文化载体和历史遗址。

 

 

     古阁古墙说古城 <wbr> <wbr> <wbr> <wbr>天心阁(二)

古阁古墙说古城 <wbr> <wbr> <wbr> <wbr>天心阁(二)

                     城墙上的古炮

古阁古墙说古城 <wbr> <wbr> <wbr> <wbr>天心阁(二)

     古阁古墙说古城 <wbr> <wbr> <wbr> <wbr>天心阁(二)

     古阁古墙说古城 <wbr> <wbr> <wbr> <wbr>天心阁(二)

            月城及月城内的古炮(黄胖HP拍摄于5月12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难忘奇石古董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