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封大相国寺历史悠久,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佛教中心之一。北齐文宣帝天保六年(555年)始创建寺院,称为建国寺,后毁于战火。唐长安元年(701年),僧人慧云来汴,托辞此处有灵气,即募化款项,购地建寺。动工时挖出了北齐建国寺的旧牌子,故仍名建国寺,唐延和元年(712年),唐睿宗李旦为了纪念他由相王即位当皇帝,遂钦锡建国寺更名为“相国寺”,并亲笔书写了“大相国寺”匾额。

唐宋两代是相国寺的鼎盛时期。尤其是北宋时期,相国寺屡有增修,成为全国最大的佛教寺院,全寺占地500余亩,辖64个禅院、律院,养僧1000余人,其建筑之辉煌瑰丽,有“金碧辉映,云霞失容”之称。同时,相国寺的主持由皇帝赐封。皇帝平日巡幸、祈祷、恭谢以至进士题名也多在此举行。所以相国寺又称“皇家寺”。北宋灭亡后,开封大相国寺遭到了严重破坏,以后各代屡加重修,时盛时衰。现在开封大相国寺的主要建筑都是清代遗物,布局严谨,殿宇崇丽,高大宽敞,巍峨壮观,不愧为久负盛名的古寺宝刹。


大相国寺历史上可谓高僧辈出,名士荟萃,建筑宏伟,寺藏丰富。唐代画家吴道子,以及著名文豪和思想家苏轼、王安石等,都曾在该寺留有辉煌足迹。《水浒传》“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另外,寺院“资圣熏风”、“相国钟声”之景观,也名列“汴京八景”之中,名闻遐迩。现存寺院建筑,乃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和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修建,其院落深广,殿宇恢宏,雄风犹存,是古城开封标志性人文景点及对外开放的窗口,也是中外游人及十方香客参观游览和朝拜的圣地。

大相国寺是我开封游览的最后一站,也是我这趟河南之旅走的最后一个景点。我所住的开封“河南酒店”就在寺后街,从相国寺出沿着马道街步行不足十分钟即到。从酒店取了行李我便到相国寺长途车站乘坐开封——郑州的快速公交(票价仅7元,用时70分钟)到郑州,再由郑州乘坐民航班车去新郑国际机场,晚上乘坐海航班机返回厦门,从而结束了五天的京豫行。我的京豫五日行驴友日记也告全部发完。谢谢各位博友、网友的光临!再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