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柯岩以石景而闻名于世,但这石景却非天设地造。柯山之石石质优良,石条、石板便源源不断地从这里流向四方。从魏、蜀、吴割据的三国时期发端,柯山便成了有名的采石场达四百余年,偌大一座柯山,竟被齐根挖去大半。“削壁耸千尺,危崖锁雾中”,乱石纷飞的采石场也渐渐地演变成人们览胜的“绝胜”之地。至清代乃有柯岩八景著名于世,山明水秀,峰奇岩幽,时人津津乐道。经一代代人别具匠心的营造和山水巧置,柯岩景区如今更是如诗如画,让游人看了如痴如醉。
柯桥石景中尤以“云骨”最为神奇。“云骨”石被称为“天下第一石”、“一炷烛天”,历代誉为“石魂”、“绝胜”。“巅若戴笠,足似立锥,上丰下削,自有一种奇异和惊险”。清光绪初年镌刻的“云骨”两隶书大字,字比人高,字体刚劲,神形兼备,突显风骨和力量。“云骨”石高31米,底围4米,而接近地面的骨突处厚薄竟不足1米。看似头重脚轻,却已在风雨中屹立了一千多个春秋。云骨从平地上直插云霄,其形体曲折,变幻多姿,可谓奇观。

从南往北看,“云骨”石耸立如锥,婷婷娉娉,又形似一座颠倒了的宝塔,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予人以随风摧折的岌岌可危之感。而从东往西看,既似闲云出岫,飘飘忽忽,潇洒飘逸,又似一炷炉烟袅袅升空,渐入虚幻,故别称“炉柱晴烟”。岩顶居然还有一枝古柏,葱茏苍翠,虬枝横斜,据考证树龄已逾千载,也有“树魂”之称。
据说“云骨”石是古代石匠采石的高度度量标尺,俗称“竖标”,为的是保证采石的尺寸。一代一代的石匠在几百年间一锤一钎地造就了姿态各异的石穴、石洞、石壁、石柱……。不想时过境迁,石是采不成了,却为后世留下了令人惊叹的奇观。
在“云骨”东南,有一“拜石亭”,亭中抱对刻有:“万匠削不尽,一柱空中全”。在此望云骨,妙不堪言。据说,号称“石痴”的北宋大书法家米芾一见云骨即不忍离去,绕行数日,最后在此亭拜石而“癫狂”。在“云骨”的西侧不远处的小山包上还建有一个八角亭造型的“醉石亭”,亭前对联也十分美妙:“对石看洞看壁看岩韵,石石皆景;面潭望月望鱼望竹影,潭潭有情”。“云骨”、“拜石”、“醉石”,这是人类智慧的展示,是历史文化的积累,它会激起你在惊叹之余,去寻觅那无限的遐思。



从不同方向看变幻多姿的“云骨”
八角亭造型的“醉石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