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昌的三里长街,商店市集多位于河的北面,沿街的各式传统老店鳞次栉比,桥边的水阁如秦淮酒楼一般。沿街屋前的“翻轩”骑楼,形成了街道的长廊。据说,以前在这条街上买东西,下雨天用不着撑伞,大热天又非常凉快。
长街熙攘为客忙
安昌的街市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据史料记载,明成化年间,浙南温岭人郑斗南由浦江迁安昌落户,垦荒种植,兼营商贾。谋诸众以捐地为街,捐荡为河;弘治二年(1489年),安昌商业街便正式开市了。清朝初期,安昌周边农村盛产棉桑,织品集中在安昌交易(安昌棉布因质量好被誉为“南沙哔叽”,在古镇的民俗风情馆中现辟有专门陈列室),这也带动了其他日用品的交易,在水陆运输占主导地位的时代,安昌渐渐成了绍兴最大的集镇,抗战前夕安昌已有九百多家商号,仅次于绍兴城区。


安昌古镇的三里长街
踩着几百年历史的青石板,合着古镇的生活节奏,在不知不觉中我们从街头走到街尾,再从河的另一侧又从街尾走到街头。今天的安昌,仍可看出当年繁华的影子。长街上游客熙熙攘攘,商业氛围浓烈,交易兴旺;而传统商文化依旧保持着原汁原味,这在小城镇中,甚至许多江南古镇中也不可多得。安昌特产腊肠、扯白糖远近闻名。可以看到沿河的木柱上凉着腊肠,老师傅在现场表演“扯白糖”绝活。街市上有木桶店,布鞋店,师傅们在手工制作木桶、布鞋。笋丝梅干菜更是摆满街市。安昌人十分会用酱油,有一种古镇特产的仁昌酱油,小镇的许多商店里都出售。在古镇有几处酒家可以用餐,据说,菜式及味道都差不多,以腊肠、坛装黄酒和绍兴地方菜为特色,点酒点菜人均消费在20—30元左右。因为我在柯桥用完午餐后去安昌的,就没有去品尝安昌的美食了。
安昌从2001年初开发旅游,已有了基本的游、食、住设施和一些为游客服务的小生意。在古镇长街上,特色商品琳琅满目,人流熙攘,商家忙乎。如果对安昌的街市进行细细品味的话,你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淳厚的民风和乡情。

扯白糖与扯白糖的大师们
安昌特产——腊肠
腊猪耳朵
木桶店
出售绍兴特有的乌毡帽
布鞋店

古镇上比较出名的酒楼、酒家
笋丝梅干菜摆满街市
生产古镇特产——仁昌酱油的仁昌酱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