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安大地土楼群位于华安县仙都镇大地村,是我们华安土楼之旅的重点参观项目。如果把游览上坪土楼群看成是土楼的探源之旅,是欣赏沧桑败落、残垣断壁的废墟、遗址式的残缺美的话,那么游览大地土楼群却能实实在在地让我们看到二宜楼、南阳楼和东阳楼等“康乾盛世”所建的大型住宅,这一古代中国夯土建筑的奇迹;而且还看到为数众多的另一种土楼类型——五凤楼(见《五凤二宜总相宜》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fcdf540100hd82.html)。土楼群所在地山水环境宜人,人文景观丰富,总体布局贯穿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思想,尤以“圆土楼之王”、“民居瑰宝”二宜楼为壮观、神奇。大地土楼群不仅保留着三千年前商代夯土造屋的建筑技术;而且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得到了可见、可触、可感的呈现。

大地土楼群的门楼
二宜楼的外观,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茶园包围着二宜楼
二宜楼的正门
华安“大地土楼群”与南靖、永定的圆土楼合称“福建土楼”,同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华安宜楼凭借其历史悠久、设计科学、精雕细绘、保存完好,素有“神州第一楼”、“民居瑰宝”、“土楼之王”等称号。二宜楼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双环圆形土楼,坐东南朝西北,占地9300平方米。外环高4层,内环单层,外径73.4米。整座楼分成16单元,共有房间213间。
二宜楼留给我们的最深刻的印象是其环境和人文。二宜楼背依蜈蚣山,山体逶迤成峦、树木葱茏。楼前视野开阔,近有龟山作案,远有九峰作屏,山明水秀,藏风聚气,土楼与环境有机融合,构成理想的生态格局。走进二宜楼,壁画、彩绘、木雕、楹联随处可见,创建土楼的蒋氏后人,至今仍于楼中聚族而居;此处土楼并非客家人居住,而是闽南人居住的。闽南的单元式土楼与客家的内通廊式土楼,外观一样,平面布局却截然不同。二宜楼环周有十个四开间的单元,一个五开间、一个三开间的单元。每个单元各自有单独的出入口、小天井和独用的楼梯,构成户内私密性的空间,每户都是名副其实的“楼中楼”。

从土楼内看二宜楼
土楼内生活的居民
二宜楼的每个单元都是“楼中楼”
住户门上彩绘的罗马钟显得古朴典雅
每户“楼中楼”的楼梯(拍摄于3月21日华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