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杏是地球上现有最古老的孑遗植物之一,被称为“活化石”,也叫“白果树”,是国家一级保护树种。龙门场方圆百亩内银杏树有296棵,树龄最高已达七百多年,平均胸径有50厘米,最大的胸径达160厘米,需四五个人才能合抱得住。这个坐落在茫茫群山中的偏僻小村仅百余户人家,村子与银杏林很难准确地区分开来。推开家门,落叶从头顶飘落,树、房子错落有致,完美地融为一体。
当我们就要结束对龙门场古银杏群的游览和拍摄的时候,我还想特别推介一株古银杏树。它位于村子的一个半山之上,其旁是民房和稻田。这是一株干枯的老树,树干内有一个可容纳两个人的树洞,主干恐怕是早已倒伏,消声匿迹,支干也已经干枯。我不知它生长的岁月,但我发现:老树发新技,勃勃显生机,那顽强的生命力,不禁令人赞叹不已。


古银杏——老树新技齐奋发
漫步在龙门场古银杏林,除了那株干枯的古银杏树在发出新枝外,我们还能看到不少类似的银杏古树,游客和拍客们对它们的勃勃生机自然是刮目相看,敬佩有加。不但是老树新枝齐奋发,而且在银杏树的数量和种植面积方面也都有较大的增长。据介绍,当地政府还因势利导,建立了银杏生产基地,培育和发展银杏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使这一古老的树种焕发了新的生机。







古老的树种焕发新的生机
(11月29日拍摄于尤溪龙门场古银杏林)
两天来,我游历了尤溪的古迹、古村、古树。在离别尤溪的前一个钟头内,我还去探访了尤溪县府前中心广场的几株古榕树。生长在县城这最中心的几棵古榕树,躯干粗壮,枝叶茂密,舒展的树冠遮住半个广场。树荫下聚满了闲坐的老人们,或下棋、或聊天,其乐融融。这些古榕树,树龄都达到800多年。
这些七百、八百年树龄的古银杏、古榕树,还有南溪书院朱熹手植的八百多岁的“沈郎樟”[尤溪行(一)博文中已有介绍],更让我对尤溪悠久历史与生态人文感到由衷的羡慕。再见!美丽的尤溪!




尤溪县中心广场的几株古榕树
(11月29日拍摄于尤溪县中心广场)
资料:尤溪的树王:
香樟王:在县城朱熹公园沈郎樟别苑内。为朱熹小时候与其父共植的两株香樟树,因朱熹的小名叫“沈郎”,后人称之为“沈郎樟”。其中一株树围10.8米,另一株树围7.8米,树高约30米,树龄800多年。
银杏王:在中仙乡龙门场,有1株银杏,树龄约700年,树高16米,胸径101厘米,叶如扇,至今仍每年开花结果。
榕树王:在县人民政府大院和中心广场,原有6株。中心广场左株树高21.6米,冠覆855平方米,右株高16.6米,冠覆550平方米;政府大院右边两株,树高均达30米,左边一株,树高20米。以上五株古榕树,树龄均达800多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