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厝处处皆文化——尤溪行(四)

(2009-12-07 21:38:58)
标签:

见闻

杂谈

分类: 驴友日记

古厝处处皆文化——尤溪行(四)

 


    桂峰村整个村落的建筑风格,依山就势分布于村中的三面山坡上。那一排排、一座座紧密相连、小巧玲珑的古建筑,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构建独特,各具风韵。
    穿梭在一幢幢装饰华丽,建造恢宏的古建筑中,你会对古文化的博大精深肃然起敬、赞叹不已。那木雕的人物、花、鸟、字画门窗,虽油漆剥落,但仍精致无比,令人回味无穷。那古建筑上镌刻的鸳鸯戏水、梅花鹿竹、鹤寿延龄等各种图案,栩栩如生;斗拱翅角,构造精美。不少屋子正厅还悬挂着“国之屏翰”、“父子举人”、“兄弟举人”、“五代同堂”、“文魁”、“武魁”等名匾,足见当时主人们曾是多么地威风显赫。

 

古厝处处皆文化——尤溪行(四)

 

古厝处处皆文化——尤溪行(四)

 

古厝处处皆文化——尤溪行(四)

 

古厝处处皆文化——尤溪行(四)

 

古厝处处皆文化——尤溪行(四)

                     桂峰村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的古厝

 

古厝处处皆文化——尤溪行(四)

 

古厝处处皆文化——尤溪行(四)

 

古厝处处皆文化——尤溪行(四)

 

      古厝处处皆文化——尤溪行(四)

                   古建筑上镌刻的各种图案和木雕窗户

 

古厝处处皆文化——尤溪行(四)

 

古厝处处皆文化——尤溪行(四)

 

古厝处处皆文化——尤溪行(四)

                          斗拱翅角,构造精美

 

古厝处处皆文化——尤溪行(四)

 

古厝处处皆文化——尤溪行(四)
                   名匾显示着主人们曾是多么地威风显赫

 


    各座古厝之间的距离相对窄小,用大量的石材构筑护坡,屋面均用风火墙隔离,有路皆铺石板条,形成了条条曲径通幽的小巷和石阶路。现存的39幢古建筑中,最早的建于明代后期,虽经历代修葺,但明代古风犹存。数量最多的则是清初古建筑,有石狮厝、楼坪厅、后门山厝、后门岭厝等,真可谓旋踵即景,移步换天。

 

古厝处处皆文化——尤溪行(四)

                            古厝与袅袅炊烟

 

      古厝处处皆文化——尤溪行(四)

 

      古厝处处皆文化——尤溪行(四)

                               石狮厝

 

      古厝处处皆文化——尤溪行(四)
        门前铺着石板条的古厝(杭州市委副书记、市长蔡奇的故居)

 

      古厝处处皆文化——尤溪行(四)

 

      古厝处处皆文化——尤溪行(四)

 

      古厝处处皆文化——尤溪行(四)
                      条条曲径通幽的小巷和石阶路

 


    古厝中最为宏伟壮观的要数蔡氏宗祠。这座占地面积近千平方米的宗祠,中轴线上依次为正堂、中堂、门楼,地面用石板和三合土铺成,异常坚固。全祠用80根巨大柱子构建,宽枋大梁,不用一钉一铁,全部用卯榫镶嵌而成。高悬祠内的“父子举人”、“兄弟举人”、“兄妹硕士”等大匾极富特色,从骨子里散发着骄傲。
    桂峰村每座古建筑内都有书斋,并在书斋周围配有池塘、花圃,不但增添了几分书香韵味和几分优雅,更体现了蔡氏家族对文化的重视。蔡氏子孙遵承“耕读传家,经史名世”的祖训,崇文尚学,儒风不衰,仅明清两代就中进士3名、中举人12名、中秀才412名。建国几十年来桂峰村考取中专以上的就有数百人,其中大学生158人,硕士7人,教授、工程师多人,可见江山代有人才出,长江后浪推前浪。这更验证了桂峰村“古厝处处皆文化”的印象。

 

古厝处处皆文化——尤溪行(四)

 

古厝处处皆文化——尤溪行(四)


                宏伟壮观的蔡氏宗祠(以上拍摄于11月28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