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2”:厦门会如何?

(2009-11-19 17:52:16)
标签:

见闻

杂谈

分类: 随感随想

“2012”:厦门会如何?

 


    昨天(11月18日)上午去看了一场电影,片名叫《2012》。看前孩子再三交待:太过灾难的镜头,如果对心脏刺激太大,就闭眼不去看它。可是,当我看完电影走出影院时,我摸摸心脏好像没有什么异常;我也不怕地上会突然裂开一条缝,人会掉进去。我想电影终归是电影,别把它太当真了,因为它纯属虚构而已。
    《2012》写的是印度地质学家发现太阳中子爆发将引发地球在2年后毁灭,美国据此联合43个国家秘密在中国四川建造可以容纳4万人逃生的“诺亚方舟”。三流作家杰克森偶然间发现了末日秘密,他带领一家人历经地震、火山、海啸等一系列毁灭地球的灾难,终于成功登上“诺亚方舟”。不过,作为一部充满极端灾难场面、一部铺天盖地冲击视觉的电影,《2012》的灾难场面确实相当逼真,也展现得相当全面。由于巨资的投入,并采用了更多先进的高科技手段,使得特技制作十分精彩,场面非常壮阔,场景的逼真和
恐怖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以至于让一些人还信以为真,引来不大不小的恐慌。灾难场面的展现更是罗列了所有的灾害元素,如火山、地震、海啸等,毁灭景象简直无以复加,山崩地裂让人目瞪口呆。至于剧情或是人物、感情的表演,实在谈不上有什么突破性的创新,或给人留下多少刻骨铭心的东西。这大概就是我看完该部电影没有心脏不舒服的原因罢了。

 

“2012”:厦门会如何?

 

“2012”:厦门会如何?

 

    “2012”:厦门会如何?

                         《2012》电影海报

 

“2012”:厦门会如何?

 

“2012”:厦门会如何?

 

“2012”:厦门会如何?

 

“2012”:厦门会如何?


                    《2012》电影的灾难场面(图片网络下载)

 


    虽然《2012》情节无法去细致推敲,但该部影片所起到的警示作用,应该引起人们的深思。世界末日是一种夸张化的说法,这些年灾难片大行其道,主要还是源于人类自身的不安全感,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人类对于未来的担忧以及自信心不足的表现。这种焦虑是毫不扩张的焦虑。在繁华的现代化背后,有越来越严重的环境破坏。人类在“进化”自身生活的时候,时刻也在感受着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已经开始苟延残喘。终有一天,地球会不会因为人类自己本身而变得不再适合人类生存呢?那些末日灾难的想象,无不时刻告诫着人类,为了地球,我们应该改变些什么?应该去做些什么?
    至于影片中的中国元素,这是好莱坞的必然选择。《2012》对中国形象的塑造,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逆转,这跟美国人怎么看世界,看中国有关。奥巴马访问中国的情形已经说明了一切。我想我们不必去自我陶醉,更不必去过分解读。
    生活在厦门,我们关心着厦门的环境和发展。“2012”,只有两年多的时间,厦门究竟会变得如何呢?有一点可以肯定:厦门不会像《2012》描述的那个“世界”一样,被毁灭了;而应该是更发展、更繁荣了。厦门集美、翔安新城规划将付诸实施,连同海沧新城的建设,厦门岛内外一体化将实现新一轮的新跨越!现代化的海湾城市2012年或将呈现在人们面前。
    有人说:“城市首先是一个生命。有历史,有记忆,有性格,它是一方水土的独特创造,是人民集体的个性创造与审美创造。”厦门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体!一个站在前沿、在困难和磨难中不屈不挠、奋勇前行的坚强的生命!2012,这个生命将活得如何?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一起大声喊:祝福2012!祝福厦门!

 

“2012”:厦门会如何?

 

“2012”:厦门会如何?

 

“2012”:厦门会如何?

 

“2012”:厦门会如何?

 
            美丽的海滨城市——厦门。祝福2012!祝福厦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