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观了一趟海沧野生动物园,除了观看动物表演外,还特别到车行区去看了一下野外驯养的老虎、狮子和白虎。到步行区看了围栏里的黑熊、沅熊、骆驼。看了池塘边水鸟区的天鹅、火烈鸟
……。看后我是百感交集,我不想只走马观花一圈就对野生动物园说三道四。一位博友在我的第一篇野生动物博文的第一条回帖中说:“动物园里面的动物看着真可怜。”对此,我似乎有同感,望着又老又瘦的雄狮;看着并不乐意,但在鞭子下不得不做杂技动作的动物们,我们心里的感受是不言而喻,剩下有只是同情和怜悯。
照理说,动物能进野生动物园,犹如蜜蜂掉进了糖罐,吃喝不愁,幸福永远了;但假如说动物园里的动物都不幸福,野生条件下那些自生自灭的动物又怎样呢?我不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其中的结果或许正好是相反。作为自然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更高级的活体生命形式,当我们在大谈生态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时,我们人类的朋友——野生动物的生存境况以及我们人类本身的行为是否也值得我们去重新审视一下呢?
野生动物生存面临着种种危机,整体环境恶化、保护措施不力、人们认识不足——将永远是难以迈过的三道“门槛”。人类拒食“野味”只是保护野生动物的其中一步,但私下贩卖、宰杀、食用却屡禁不止。对野生动物资源的利用,让野生动物遭受过度的捕杀。即使没有人类的捕食,野生动物的天然栖息环境因为经济的开发与建设而遭受破坏,让它们的生息繁衍和自然存续面临严重危机。人工投喂野生动物或人为建设野生动物园等措施对保护野生动物而言,并非是最好的办法,都会影响野生动物的生态功能,这都是以人为中心的保护观念。要真正保护野生动物,就应该让它们自由生活在天然栖息地中。
每种动物都有它存在于自然界的生态地位和生态功能。它们和我们一样共同享有地球家园,真正的和平共处是各安其处、互不干扰。过度捕杀野生动物,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和它们的生存环境,将危及人类自身。说到底,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家园,也是保护人类自己。不仅野生动物园要善待园区内的动物,所有大众也都要对野生动物好好保护,只有这样才能体验人与动物共享自然,和谐相处的乐趣。

野外驯养的老虎
圈养的黑熊

笼养的绿狒狒

可爱的沅熊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水鸟区里的鹤与鸭

孤独的火烈鸟

悠闲散步的孔雀
(黄胖HP拍摄于9月15日 厦门海沧野生动物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