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窗外永远是工地

(2009-09-12 15:56:02)
标签:

见闻

杂谈

分类: 随感随想

窗外永远是工地


    五年前我搬到厦门的东渡居住,房间的窗户临海,站在窗前我可以一览无余地看到西海域和海对面的海沧,那感觉还真是很惬意,心里也很高兴。但是,慢慢地我发现海的边上有人员和机器正在砌筑驳岸,很多运沙船在往岸内填沙,原来厦门国际旅游码头项目从2003年开始就已经动工了。打从那个时候起,我的窗外成了一个永远的大工地。一个项目接一个项目、一座大楼接一座大楼,从外向内、从南到北,就再也没有停止过施工。
    随着邮轮码头驳岸施工的推进,2005年9月和2006年2月分别开工建设客运大楼的桩基工程、上部主体工程。2006年6月463米长的邮轮靠泊岸线以及两座80米和两座35米长的浮码头终于建成投入使用,码头客运大楼也在2006年年底基本竣工。邮轮码头的建设用了四、五年的时间,工程之大、配套之多、投资之巨不言而喻。

 

窗外永远是工地
                  拍摄于2004年7月18日   窗外美丽的西海域

 

窗外永远是工地
                 拍摄于2004年9月28日   邮轮码头驳岸在施工

 

窗外永远是工地
               拍摄于2004年10月15日   邮轮码头驳岸在施工

 

窗外永远是工地
            拍摄于2004年10月26日   邮轮码头驳岸在填沙施工

 

窗外永远是工地
            拍摄于2005年9月8日   邮轮中心客运大楼桩基工程动工

 

窗外永远是工地
         拍摄于2006年2月21日   邮轮中心客运大楼上部主体工程动工

 

窗外永远是工地
            拍摄于2006年6月26日   邮轮中心客运大楼钢结构施工

 

窗外永远是工地
             拍摄于2005年8月22日   邮轮中心客运大楼屋顶施工

 

窗外永远是工地
              拍摄于2006年12月31日   邮轮中心客运大楼竣工

 


    但施工建设并没有因邮轮码头的竣工而停止,紧接着是水产集团大楼、东渡冷冻厂的拆迁;那厂房推倒时的轰隆声和扬起的漫天尘土,让我们周围的居民胆战心惊,家里如遇上了地震。当土方车日夜不停地将碴土清运完了之后,“邮轮城”项目又从南而北全面铺开了。先地质勘探进场,接着挖孔桩施工、地下工程及两层车库施工,在耗了一年多时间之后,地上建筑开始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上月才开始的大楼主体施工,正以几天一层的速度在往天空生长……。
    窗外这永远的工地,让我们过的是不得安宁的日子。噪声、粉尘自不必说,那马路上跑的土方车、混凝土车都是超大、超重、超霸,谁见了能不避让三分?那人行道还时常被占道堆放材料,塔吊的吊臂呼啸着从你的头顶上飞过,常常不眠不休地浇捣水泥、加工钢筋……。这日子过得有点烦!但又有什么办法呢?清晨,打开窗户,映入眼帘的是一番什么景象呢?照片上一目了然。现在工地才把楼建到三、四层,少说还要折腾一年时间,待到三十一层封顶了,“邮轮城”交房了,建设结束了,不永远是工地了;我的海景也完了、我的阳光也完了……,我不愿再去想象。
    我不反对建设,我爱厦门越建越美。但后面的建设可能损害了前面的一部分人的利益,这种情况不在少数,这是城市管理者必须认真去思考如何解决的问题。作为个体而言,假如经济条件许可,便只好考虑再挪窝了,但愿那新窝的窗外不要再永远是工地了! 

 

窗外永远是工地                    

               拍摄于2008年7月13日   邮轮城挖孔桩工程施工

 

窗外永远是工地
                  拍摄于2008年7月18日   东渡冷冻厂拆迁

 

窗外永远是工地
                       工地上昼夜不停的钢筋加工

 

窗外永远是工地

 

窗外永远是工地

 

       窗外永远是工地
                窗外的邮轮城工地(以上四图拍摄于9月12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湖畔小景
后一篇:鸿山白莲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