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媒体半个月前炒热翔安的“厦门第二中心”议题后,网络上是热闹滚滚,而且还形成了鲜明的“挺翔派”和“挺海派”。“挺翔”和“挺海”就是力挺翔安和力挺海沧成为未来厦门的第二中心。翔安和海沧是厦门岛在东西翼,翔安隧道和海沧大桥把三地紧密地联结在了一起,开始向泉州和漳州进行辐射,两地在力保厦门海西中心地位不动摇的作用上已经凸显了出来。
之所以规划局长认为翔安最有可能成为厦门第二中心,基于以下几点:一是区域上随着海底隧道的通车,翔安区将从原来的交通死角,一跃成为与海沧区、集美区并列的岛外一线区域;翔安与厦门岛的时空距离最近,距岛内仅需9.8公里路程,仅相当于北京二环路以内。二是区位上翔安占了优势,它毗邻经济发达、同时也是海西中心城市的泉州,泉州地区(包括金门)城镇密集,人口稠密,人口数量和经济总量要大大超过漳州地区,目前泉州有85%的货物从厦门出去,厦门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向东辐射意义较大。三是从发展基础和条件上分析,翔安开发较迟,土地资源丰富、潜力巨大,翔安收储有4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另外扩建后的沈海高速、翔安大道,新建的福厦高铁穿城而过,海翔大道及其它道路横跨翔安大道的立交桥都在建设中……,岛外的一座新城正在崛起。正是有了翔安隧道、海峡论坛、厦大新校区和新体育馆等一批项目的有力推动,正是由于规划中的新机场、第二通道和轨道交通等的进一步支撑。规划局长还满怀信心的表示,“只要翔安抓住机会,做好规划,空间结构更大的打开,就很可能成为厦门乃至整个闽南的中心城市”。“未来的翔安,将会是思明和湖里之和”。

翔安的商品房楼盘(8月21日拍摄)

翔安火炬园区(8月21日拍摄)


翔安火炬园区(8月31日拍摄)
不过,话说回来,对于官员、专家们的分析和预言,我们小百姓可以信,也可以不信;我们更看重的是事实,是结果,那怕是这结果要在五年或十年才能显现。但是我也相信,只要政府关于城市中心结构调整的思路不变,厦门及翔安区城市规划不变,政府加大岛外城市建设的重心不变,加快推进岛内岛外一体化的政策不变,没有突发的重大天灾人祸;在我这“四不一没有”的前提下,经过全市及翔人民的艰苦努力下,一座现代化的新城就一定能在翔安崛起。翔安成为厦门第二中心大有希望。

位于翔安一端的海底隧道口(8月22日拍摄)




翔安大道扩建及配套的立交桥正在施工(8月21日拍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