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筼筜港、湖的变迁

(2009-08-12 14:20:50)
标签:

见闻

杂谈

分类: 随感随想

筼筜港、湖的变迁


    从网上我下载了一张20世纪20年代厦门岛周围地势图。这幅有比例尺的20世纪20年代《厦门岛及周围地势图》,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厦门岛的地理变迁真可以用沧海桑田来比喻。一个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筼筜港消失了,近岸海湾面积明显缩小。由于自然淤积、围海造地和滩涂面积扩大,陆地逐步增加,海面逐渐萎缩。
    据专家介绍,古时候筼筜海湾范围较大,向南延伸到现在市区的溪岸、故宫路、双莲池一带,向东北深入岛内五六公里,海水可抵达江头。直到1970年筑堤围坝前,筼筜港的水域面积还有10平方公里。 1970年7月29日上午,围垦工程破土动工,所需土石大多从文灶、金榜山一带和厦港不见天挖取,吃掉了文灶附近的小山丘和金榜山、不见天的一部分。1971年9月竣工后,建成长1700米、顶宽12米的堤坝,围成面积10076亩(其中水面3000亩)的内湖。由于淡水资源不足,造田未成,1973年改为建筑用地,辟为新区,并开始修建湖滨南路,继而又修建禾祥东路、禾祥西路等。现在的湖滨南路和湖滨北路的建筑就其位置而言,就在当年筼筜港的水域中。一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筼筜港的南岸到现在的厦禾路一带,北岸则到现在的体育路一带。不过,眼前的这里早非筼筜水岸,而是成了繁华的都市。
    这就是筼筜港、湖的变迁。四十年的光景一眨眼就这样过去了。筼筜港没有了,筼筜内湖成了厦门的明珠,成为被豪宅包围着的一块水域;但同时它也成了厦门的一个包袱,需要不断地花钱去治理的难愈的心病。

 

筼筜港、湖的变迁

          20世纪20年代《厦门岛及周围地势图》(网络下载)

 

筼筜港、湖的变迁

          2005年2月 西堤附近筼筜湖的卫星图片(网络下载)


    不过,在筼筜港、湖的变迁中,厦门有了第一个新区,有了初展身手的地盘;地方政府应该是这场变迁的既得利益者。现在,当我们站在湖滨的高楼顶层俯瞰这筼筜湖的时候,我们会被其美丽、雄伟、壮观的景象所震撼。你会看到了一条长堤连同一大片绿色公园隔开了厦门的西海域和筼筜湖,长堤和湖滨南、北路上车流滚滚、车水马龙。湖中央那美丽的白鹭洲,鲜花、绿树、青草、曲径桥梁、雕塑……,生气勃勃、绿意昂然。湖水映衬着幢幢现代建筑,湖滨南、北路两侧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这里成了厦门最具现代都市气象的地区。清朝诗人蒋国梁的诗:“万顷筼筜水接天,夜来渔火出云烟。辉煌千点官浔外,明灭三更凤屿前。”成为历史的绝唱,现在筼筜灯火——那美妙绝伦的筼筜夜景已经替代了“筼筜渔火”。
    总之,时代在向前发展,历史总要翻开新的一页,人们的眼光也需要不断地调整,不断地向前看。筼筜港、湖变迁的功过,人民自有评说,历史自有定论。本人认识肤浅,文中不作任何的分析和评论,谨请朋友们见谅。

 

筼筜港、湖的变迁

 

筼筜港、湖的变迁

 

筼筜港、湖的变迁

 

筼筜港、湖的变迁

 

筼筜港、湖的变迁

 

筼筜港、湖的变迁

 

筼筜港、湖的变迁

 

筼筜港、湖的变迁

 

筼筜港、湖的变迁

             俯瞰西堤附近筼筜湖的景色(黄胖HP拍摄于8月2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