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筼筜湖畔,有许多棕榈树的身上寄生着一株株的小灌木和小草,其长势似乎还茂盛。一棵树或一棵草的根不是扎在泥土中,而是扎在另一棵树的躯体上,生物学称这一现象为“寄生”。说到寄生,令人们痛恨的莫过于寄生虫了。那是寄居在别的生物(即宿主)体内或体外的一类生物,它们利用宿主作为食物的来源以及作为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场所,并能使宿主生寄生虫病,给宿主带来危害甚至致其死亡。所以“寄生”,一般被看作一种特殊形式的掠食,因其影响对于宿主而言,尽管不尽相同,但因此造成伤害是有相似之处的。此外寄生也引申为不能自食其力要依靠别人才能生活的人。
寄生树虽然也属于“寄生”,但人们往往给予很美好的赞誉。成活几百上千年的古老的寄生树在国内并不少见,所谓京城的“槐柏合抱”、“柏上桑”、“槐抱榆”,福建仙游的“樟抱榕”,福建福鼎、永泰“榕抱樟”等等都形成了风景奇观,给予了“夫妻树”、“母子树”之类的好名声。


寄生树
不过,最近美国的《华尔街日报》和美联社等传统媒体再次发起攻击,认为谷歌和其他新闻聚合网站是网络寄生虫,并威胁要采取法律手段。因为谷歌等新闻聚合网站是利用读者已经习惯了互联网上大部分内容应该是免费的错误认知来盈利的;他们几乎没有认识到为他们带来盈利的内容是其他机构创造的。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追随领导者,常常被提拔为新领导;因为现实中几乎没有和领导对抗的人会最终成为新的领导。这个原理同样适合于企业。当今企业的翘楚“微软”和“谷歌”,其发家史都是傍大款的结果,一个是傍上了IBM,另外一个是寄生在当时如日中天的雅虎上。可又有谁会知道?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嫩芽最终会长成参天大树呢?
再说那“寄生”二字,往往让我想起了“趋炎附势”、“不劳而获”等等贬义词。联想起社会上,那一些依附在长官身边,靠着溜须拍马,阿依奉承,扶摇直上的喽罗们;那一些靠着大官的权势,靠着钱色贿赂,官商勾结,谋取不当利益的奸商们;不正是可耻、可憎、可怕、可怜的“寄生虫”、“寄生草”之类吗?
6月8日到18日的十天里,天津市原市委常委、滨海新区工委书记兼管委会主任皮黔生,深圳市原市委副书记、市长许宗衡,公安部原部党委委员、部长助理郑少东,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委员、全国人大财经委原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预工委原主任朱志刚等四个副部级高官都因涉嫌严重违纪,纷纷落马。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反腐工作任重道远!也应验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用“切割寄生在我们党的健全肌体上的毒瘤”、“清除人民事业的寄生虫”等等来解析、宣传这种事情,恐怕就显得苍白无力了。
从中央一系列法律法规的起草出台,到6月以来连续的重拳肃贪,强劲的反腐势头,已经引起了民众和舆论的高度关注。
我们期待能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强化惩治和预防两方面的制度设计,在这些毒瘤没有长大,寄生虫没有长肥时就把它们切除、消灭干净!

寄生树

寄生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