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近田螺坑土楼群,你会感到这““四菜一汤”的不同凡响。村口竖着三块石碑,分别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田螺坑土楼群便成了福建土楼的标志。
在南靖众多的土楼中,最为神奇、最为壮观、最为美妙的土楼群应属田螺坑土楼群(即“四菜一汤”)。日本建筑学家茂木计一郎誉为是“天上掉下的飞碟,地上长出的蘑菇”;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顾问史蒂汶斯.安烈称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对土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进行前期考察的美国专家内维尔.阿格纽认为“是我所见到的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民间建筑”;中国文物局、古建筑保护专家组组长罗哲文评价“看似千篇一律,实则不拘一格,各具特色”、“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葩”;上海同济大学教授路秉杰带领师生完成《福建南靖圆寨实测图集》后说:“没有看到南靖田螺坑的土楼群,不算真正看到土楼。”由此可见田螺坑土楼群在南靖土楼、福建土楼中的地位。



步云楼(方楼)

右为振昌楼(园楼),前为文昌楼(椭圆楼)

前为文昌楼(椭圆楼)


振昌楼(园楼)门口及内部
据资料介绍,明朝洪武初年,田螺坑黄氏始祖开始修建一座方形土楼——和昌楼,后又在楼下方修建一座江厦堂祖祠。清康熙年间(约在公元1681年左右)兴建步云楼(方楼)。时隔数百年后,由于人口的增长,在30年代又开始兴建土楼。即:1930年至1932年兴建振昌楼,1932年至1934年兴建瑞云楼,和昌楼因1936年被国民党军队烧毁,1953年重建时,把方形楼改建为圆楼。
土楼以生土为主要材料,掺上石灰、细砂、糯米饭、红糖、竹片、木条等,经反复揉、舂压、夯筑而成。具有聚族而居、防盗、防震、防兽、防火、防潮、通风采光、冬暖夏凉等特点,还可抵御野兽、匪盗的骚扰进犯。土楼一般高三至五层,一层为厨房,二层为仓库,三层以上为起居室,可居住200至700人。土楼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各具特色,各领风骚。由一方一椭三圆五座土楼组合而成的这田螺坑土楼群,无论从外观气势、巧妙布局,还是内在功能与建筑质量,都堪称“王者风范”、“土楼精品”,“建筑奇观”……,让游客看后会情不自禁发出由衷的感叹与心灵的震撼。




文昌楼(椭圆楼)门口及内部

外国小朋友在土楼内


瑞云楼(园楼)内的水井和厨房


和昌楼(园楼)门口及水井和房间
(黄胖HP拍摄于2009年2月21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