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厦门历史陈列展”中有两个场景是上了年纪的厦门人略能亲身感受到的,那就是旧厦门港与旧镇邦路上个世纪初期或中期的情景。
公元1684年,清政府取消了禁海令,在厦门设置海关,厦门开放为“通商口岸”,从而使当地的海上贸易呈现了空前繁盛的景象。厦门港在东西方海上贸易中的地位日显重要,从这里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源源不断运往世界各地的茶叶和瓷器传播着厦门的名字,它成为中国最早开放门户的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厦门,因港而名,因港而盛。“厦庇五洲客,门纳万顷涛”,正是当年厦门港繁荣的写照。曾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的厦门港,走过了艰辛历程,在风雨中逐渐发展成了我国东南沿海一个重要港口。




旧厦门港复原场景
当我们从展厅的旧厦门港场景前走过,便到了古色古香、充满浓郁闽南民居特色的“旧镇邦路”上,那是上世纪20年代的旧镇邦路的场景,是老厦门的真实再现:福瑞昌、泰盛布行、茂源公司……这些早已消逝的老字号商铺在人们眼前还原,店内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布匹、瓷器等商品,还竹器杂货、茶叶,老板在亲自编竹筐,挑捡茶杆,充满着平常生活的气息。与真人同等大小的古铜塑像正在商铺内“买卖”东西,还有顾客叼着烟斗,正准备迈入店内购物。老街上的房屋是典型的闽南民居、商铺骑楼,真是古意盎然。







厦门旧镇邦路复原场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