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唐山旅游,有两处地方不会不去,也不可不去,那就是北京的景泰蓝与唐山的陶瓷。它们既是游览景点,也是购物场所,国内外旅游者到北京旅游时,欣赏并选购景泰蓝工艺品,应视为题中之义,千万不可轻易放弃。在唐山旅游,去陶瓷博览会参观并选购唐山瓷器,道理亦然。
景泰蓝,又名“铜胎掐丝珐琅”,是一种瓷铜结合的独特工艺品。制作景泰蓝先要用紫铜制胎,接着工艺师在上面作画,再用铜丝在铜胎上根据所画的图案粘出相应的花纹,然后用色彩不同的珐琅釉料镶嵌在图案中,最后再经反复烧结,磨光镀金而成。景泰蓝的制作既运用了青铜和瓷器工艺、又溶入了传统手工绘画和雕刻技艺,堪称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这种铜的珐琅器创始于明代景泰年间,因初创时只有蓝色,故名景泰蓝。现代景泰蓝已变成了一种工艺品名称,而不是颜色了。
景泰蓝原是明、清两代宫廷贵重的工艺品,宫廷内设有专门生产机构。1949年后,古老的景泰蓝获得新生,也使北京享有“景泰蓝之乡”的美誉。景泰蓝的制作工艺既运用了青铜工艺,又利用了瓷器工艺,同时又大量引进了传统绘画和雕刻技艺,堪称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现在的景泰蓝工艺更是大有提高,造型多样,纹饰品种繁多,已成为我们与国际友人和亲朋好友互相往来的最佳礼品了。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黄胖HP拍摄于9月26日
北京景泰蓝厂
唐山素有“北方瓷都”之称,是当今国内4大陶瓷产区“三山一镇”之一,唐山在其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唐山陶瓷始于明朝永乐年间,距今已有600年的历史,是我国陶瓷工业的发祥地。1914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件卫生瓷诞生在唐山;1973年第一件骨质瓷在这里研制成功,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高档瓷的历史。1989年骨质瓷获国家发明专利,从此中国陶瓷开始进入世界公认的高档瓷—————骨质瓷市场。唐山无铅骨质瓷的诞生,又使我国在加入WTO之后首次在陶瓷贸易方面突破了国际市场的技术壁垒。
一年一度的唐山陶瓷博览会,吸引的已不只是国内外客商的关注,其平民色彩也正在变得日益浓厚,寻常百姓也开始热衷“盛世藏瓷”了。作为旅游者,让我们碰上了第11届陶博会,还真是我们的运气。那里的热闹场面,就类似于我们厦门的九八贸恰会。唐山有大大小小的陶瓷企业大约2000多家,作为唐山的一张“城市名片”,陶博会的火爆,只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唐山陶瓷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唐山陶瓷产品销往8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创汇连续多年居全国同行业第一。愿“北方瓷都”能继续光耀天下。





黄胖HP拍摄于9月26日
唐山陶博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