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尔的一个住宅小区
仁川离首尔很近,仅32公里;沿着高速公路急驰,两侧楼房基本连接成片,不出半个多小时导游说已经到了首尔市。
来到首尔,我的第一印象是并没有感到过于陌生。也许因为行走在身边的都是黄皮肤的人们,也许在某大厦或商店的招牌上看到我们熟悉的汉字。比如,我们中午用餐的饭店上,就是汉字的招牌“本家汉阳参鸡汤”;店门口卖旅游纪念品的老板用一口普通话与游客在讨价还价,因而,来到首尔,我们似乎也就少了些到外国的感觉。


餐馆、售货车和自行车道、旅游大巴
一路上,吴导曾介绍说,首尔分新旧城区,以汉江为界,江北是旧城区,江南是新城区。汉江南面地形平坦,新建筑林立,高楼成片,是有钱人居住的地方。汉江上有十几座桥梁,把新老城区连接了起来。首尔汽车很多,据说平均2-3人一辆,高峰期堵车成了家常便饭。满大街的汽车,仔细看,不是“现代”就是“起亚”,少数是“三星”。我们乘坐的旅游车就是“起亚”,皮座椅,乘坐舒适,车内车外明亮干净,这是我们山东段乘坐的“金龙”车所不能比的。首尔的公交车,有专用的公交车道,其它车辆都不进入,据说罚款很重哟!在宽敞的主干道上,公交车站设在路中间,象厦门跑同安西柯段的BRT;窄的路段,站台则设在靠路两侧。由于大家遵守交通规则,公交车又比较多且宽松,因而深受民众的喜欢。




首尔车水马龙的街头
午餐后,从餐馆赶往青瓦台和景福宫参观。一路给我一种十分生动的感觉,汉江两岸的高级公寓星罗棋布,主干道两侧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道路上车水马龙,一派十足的现代化都市景象。但旅游车行至靠近北岳山附近时,高楼少了,可以看到身边傲然矗立着一座古老城楼,一拐弯便看到一片大屋顶的古建筑群,这就是曾经富丽堂皇的旧日王宫——景福宫。沿着林荫道再往内走,就到了青瓦台。韩国人为了保护古建筑、古文化,可以让马路和高楼为它让位;可以花大钱对其进行修复和重建;可以把散落在首尔各处的传统房屋和传统庭院,迁建并复原成现在的韩屋村;首尔还被大大小小的博物馆包围着,大到像景福宫这样的故宫博物馆,小至像糕饼、泡菜这样的生活小用品也有博物馆……。正是这种现代与历史完美结合的城市规划和建设,让我们初到首尔,就从中感受到了它的生动,感受到它的强烈的民族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
光化门和宫阙围墙正在进行复原

景福宫的古城门——建春门

景福宫外的草坪和侧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