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溪源峡谷有逸龙桥、卧龙桥、步云桥三个景区,以桥为景区之名可见这三桥的古老和著名。
逸龙桥又名一龙桥,为景区内第一桥,石岸为墩,山石砌就,单孔过涧,长约十米,高约二十米。石缝生树,纹合桥身。两岸杂树遍布,藤蔓垂挂,枝叶繁茂,覆盖如亭。桥下溪流跌宕,石壁回音,水声轰然,传说为逸龙欲飞所致。逸龙桥附近有大片的桃林,当桃花盛开的时候,这里会成为很多游客热捧的地方。

逸龙桥又名一龙桥,为景区内第一桥
卧龙桥又名二龙桥,为溪源景区的第二桥。始建于清道光四年。该桥所处,两岸石壁相距咫尺之间,万年溪流切割出狭窄水道,荫翳蔽日,龙吟灌耳。桥长十米,圆拱如月,桥下坚石嶙峋,溪流湍急。该桥边东端,有“卧龙亭”一座,红柱飞檐,临涧而筑。若在亭内小憩,可听水中龙吟。




卧龙桥又名二龙桥,为溪源景区的第二桥
步云桥在溪源庵下殿东侧,又称接龙桥或三龙桥(桥面系新修)。桥长约十五米,居急流上约十米。桥下溪水击石,声若奔雷。山崖上涓涓细流到此已汇聚成声势浩大的飞涛,倾泻而下,拍打着矗立在溪中的岩石,溅起漫天的雨花,其气度无涯,叹为观止。



步云桥又称接龙桥或三龙桥(桥面系新修)
这三桥的来历,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有一年,溪源峡谷龙湫的龙神生日,顺昌的龙头大师,应邀赴宴。龙头大师带着三个儿子一龙、二龙、三龙来祝寿。那时,溪源峡谷的古道并没有石桥,而是在过涧的地方架根独木桥。独木桥上长满青苔,年久失修,已渐腐烂。龙头大师年老眼花,加上桥底下有深涧,溪水咆哮,要过独木桥毕竟有些心虚。大龙看在眼里,当走到逸龙桥桥头时,就挺身而出,一心要保护年迈的父亲,于是化成龙的原形,以拱起的身子托住桥身,使父亲及两个弟弟顺利地从桥上走过。往前走不久,又到了现卧龙桥头,二龙也不甘示弱,化回原形,悬空俯卧用拱起的背顶住独木桥,也使父亲及兄弟顺利地从桥上通过。步行不久,又来到了步云桥边,三龙见两个哥哥都已各显身手了,现在该轮到自己露一手了,就冒然飞到桥下拱起身子。可是,他因年少,身体不够长,用力不着,眼看就要掉进深涧溪石急流中。说时迟,那时快,萧公从远处看见,马上化朵祥云接住了三龙。三龙安然无恙。后来,萧公分别托梦给西坑村李氏三祖、延平富户,捐资将独木桥改建为石桥。乡人为了纪念龙头大师的三个孝子保父及萧公救三龙有功,就分别以一龙、二龙、接龙来命名石桥。石桥与桥名一直保留至今。(传说故事来自相关资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