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平书院创办于五代后唐,是中国最早创建的书院之一,不仅开了宗族办学的先河,更营造了和平千余年来读书求学、重视教育的氛围。书香绵延,宋至清,和平书院造就了130多位进士、6位尚书、2位宰相,“贡士”、太学生更是数不胜数,著名文学、书法家也屡出不穷……。古镇被专家学者誉为“中国进士之乡”。上官家族是中国几个朝代的显赫家族,也是和平古镇历史上的名门旺族,这一家族重教、重学,整个家族在历史上出进士六十多人,最鼎盛时期,同朝为官达七十多人,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


和平古镇的和平书院
和平古镇的古建筑保留得也很不错,整个建筑格局,建筑的风貌遗存基本完整,价值比较高,文化积淀深厚。建筑技艺精湛、雕饰精美、外观壮美的“大夫第”、鳞次栉比的古民居,既有中原古风,又具地方特色,青砖琉瓦,雕梁画栋,有进有厅,气派非凡。在和平古镇东门街旁有一座岁进士牌坊,是和平现存唯一的“岁进士”牌坊。清代时此巷李姓一族出了三名进士,因此又称此巷为“进士巷”。穿过进士巷便是李宅,其门楼古朴壮观。李宅是古镇现存仅有的两座明代建筑。

岁进士牌坊


明代古民居
古建筑——“恩魁”
和平古镇保留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传统民俗及传统名产。自五代黄峭创办“和平书院”后,宗族办学成为传统,千余年来始终教育发达,文风炽盛,英才不断,名人辈出。明清时期的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工艺等遗存也相当丰富,更有大量传统的儒家文化、佛道文化浸透在建筑和习俗中,还有不少中原传统文化融合当地土著文化而形成的独特习俗,由此而形成了历史文化的积淀和缩影。

古民居的厅堂





宗祠、宇庙与特产——和平豆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