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榕湖和杉湖是桂林两江四湖景区的一部分,是市内一日游的第四站。榕杉湖以秀美著称,不仅湖美、水美,湖边的榕树、杉树也十分秀美。故本文取名秀美“榕杉”。榕杉湖位于桂林市中心,在阳桥的两侧,桥西为榕湖,以湖岩生长古榕树得名;桥东为杉湖,连漓江,因湖畔长有杉树而得名。从独秀诸峰俯瞰两湖,一泓清水,宛如嵌镶在城中的碧玉,曲桥亭榭,景致宜人。榕湖上横卧着几座很漂亮、各具特性和韵味的桥,通过桥可让游人到达对岸或湖心岛。它们象美丽的彩带飘洒在碧绿的湖面上。
榕湖上横卧着几座很漂亮、各具特性和韵味的桥
榕杉湖是一对水体相连的连心湖,唐宋时期为,为人工开掘的城南护城河,称为南阳江。元代称为鉴湖,明代城池扩建,成为内湖。现在城墙已不复存在,但榕湖的北岸还留有一座古城门,据说是宋代的遗址,“古南门”的匾额为郭沫若所书。门前的大榕树,相传是筑城时所种的,树身数围,枝叶婆娑。据传说,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被贬宜州,路过桂林时,曾在此榕树下的湖边系榄歇息。后人为了纪念他,曾在榕树的西边建起榕溪阁。南宋诗人刘克庄在《题榕溪阁》中说:“榕声竹影一溪风,迁客曾来系短篷。我与竹君俱晚出,两榕犹及识涪翁。”今榕溪阁早已无存,遗址就在榕荫亭处,新近于亭旁立有“黄庭坚系舟处”石碑。
湖边的喷泉、榕树和亭阁

古南门
桂林玻璃桥位于榕湖,桥体采用工艺复杂,造型考究的水晶玻璃制品为建筑构件,集中体现了现代玻璃工艺的水平,是目前为止我国最早采用特种水晶玻璃承重体系的实用性桥梁。桥型美观大方,桥体晶莹剔透。特别是夜晚,通过高科技夜景纪光,更加七彩斑斓绚烂夺目。
玻璃桥
阳桥为三跨连续曲梁桥,主体均为钢筋混凝土,外辅花岗岩和大理石,采用了意大利罗马城梵蒂冈大教堂的维她桥造型,将世界桥梁文化与桂林历史以及周围的环境融合,阳桥浮雕在阳桥下的两条腹地上刻有阳桥浮雕,夜晚有灯光点缀。浮雕总面积为1000多平方米,讲述的大致是桂林变迁和发展的历程,讲述桂林各历史名人的传说。整座桥充满了浓郁的艺术文化气息,成为桂林市一道别致的风景线。


阳桥浮雕在阳桥下的两条腹地上
日月双塔座落在杉湖中,日塔为銅塔,位于湖中心,高41米,共9层,月塔为琉璃塔,高35米,共7层。两塔之间以18米长的水下水族馆相连。銅塔所有构件如塔什、瓦面、翘角、门拱、雀替、门窗、柱梁、天面、地面等均由钢材铸锻而成,并以精美的銅壁画裝飾,整座銅塔創下了三項世界之最--世界上最高的銅塔,世界上最高的銅质建筑物,世界上最高的水中塔。
日月双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