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唐代诗人崔颢写了《黄鹤楼》千古名篇以后,汉阳增添了几处以崔颢诗意定名的景点。如宋的“白云楼”,以“白云千载空悠悠”之意定名。又如“烟波亭”,以“烟波江上使人愁”的诗意定名的古亭。古亭毁坏后人们又建起一座
“楚波亭”,后又毁于大风。明代在“楚波亭”旧址上再建一座规模较大的阁楼,竣工后,取“晴川历历汉阳树”之意,命名为“晴川阁”。晴川阁“削壁沿江断,危楼傍水悬,窗飞衡岳雨,门过洞庭烟”,与武昌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当阳仲宣楼被人誉为楚中四大名楼。晴川阁与黄鹤楼一样,也是屡毁屡建。现在的晴川阁是1983年重建的,晴川阁二楼牌楼正中的巨匾“晴川阁”三字,为中国佛协主席,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所书。

楚中四大名楼——晴川阁(下载图片)
晴川阁与黄鹤楼隔江相望

晴川阁 阁底一层

晴川阁阁底照壁
至于登临晴川阁的景与情,下面这首诗,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别山头一阁雄,岚光树色远连空。
窗涵梦泽三秋水,袖拂兰台万里风。
铁锁不消吴国恨,虫书犹纪夏王功。
怀乡览古无穷意,并在飞帆落照中。
晴川阁在清代曾多次重修,飞阁层轩,规模宏大。湖广总督张之洞为晴川阁撰写了对联一副:“洪水龙蛇循轨道,青青鹦鹉起楼台”,由当代书法家张成之手书悬挂于晴川阁阁底照壁两侧。照壁正中间布挂仿明末“江汉三镇图”,画上方为清代毛会建手书“山高水长”匾。厅内还有宫灯、花几、木刻题记、字画点缀其间,文化韵味浓郁。
晴川阁上的对联大都是清代名人所撰。有一副长联:
栋宇逼层霄,忆几番仙人解佩,词客题襟,风日最佳时,坐倒金樽,却喜青山排闼至;
川源揽全省,看不尽鹤渚烟光,汉阳树色,楼台如画里,卧吹玉笛,还随明月过江来。
也有一副短联也有短联,上下联仅写了八个字:
沱潜既道;
江汉朝宗。
清初李渔写了多副对联,从不同的角度对晴川阁进行了描绘:
树色苍茫初雨过;
川原近远似霞蒸。
高阁逼诸天,到此嘘气成云,送征人对岸骑鹤;
大江流日夜,让我抽刀断水,似帝子当途斩蛇。
终日凭栏俯翠涛,不变古今灏瀚者,惟留此水;
当年对岸飞黄鹤,好看神仙出没者,莫若斯楼。
嘉庆年汉阳知县裘行恕,点尽天时地利,挥毫写了两联:
晴川阁,夏禹庙,凭临烟波江,分占龟山特色;
皓月湖,伯牙台,遥对祢衡墓,永垂晋楚风流。
隔岸眺仙踪,问楼头黄鹤,天际白云,可被大江留住?
绕栏寻胜迹,看树外烟波,洲边芳草,都凭杰阁收来。
以上对联如何解读,请各位有兴趣的朋友慢慢去思考体会吧!此外,晴川阁内还有几块碑文,“荆楚雄风”碑刻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为荆南观察使者李振义所书,碑文意为赞扬荆楚民众与洪灾水患拼搏的精神。另两块为篆书所刻,其中一块是杜甫的禹庙诗。

“荆楚雄风”碑


两块篆书碑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