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是人类文明最本质的体现。中国的书法艺术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是高度个性化的艺术,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郭沫若老先生曾经为《人民教育》题词:“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为书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行专断,是容易误事的。练习写字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但要成为书法家,那是另有一套专门的练习步骤的,不必作为中小学生的普遍要求”。郭老先生的谆谆教导,正体现了“规矩写字,老实做人”的伟大功能和中国书法的无穷魅力。
本着“练习书法,锤炼情操”的意愿,在退休之后,还有那一批人在一笔一划地学着写字,练习书法。在厦门市老年大学的书法班里,有八十多岁的退役老政委,有退休的局长,干部、医生、教师,工人等等。老师认真地教,学生认真地学、辛勤地练,三个月来,我们每个学员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本周,当写满一百个字的四尺宣纸习作,被老师挂在黑板上进行讲评时,我的心情是多么激动!从不会、用笔生疏到逐步入门、逐渐熟练,其中渗透了我的多少汗水和精力。除了写字有点进步外,通过学习,生活充实了,人的精神、身体也好了,甚至连脾气也改好了,书法的魅力真大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