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我
记得当初跨入大学校门的时候,憧憬成为现实,好奇心和优越感与日俱增。一个全新的自我要开始一段全新的生活。
太过天真,太过浪漫,我把一切想得都是那样的美好,却担心自己的渺小与卑微。于是,处处留心,时时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个人修养成为我的必修课程。三人行,必有我师,在交流和沟通中学习和进步。我疯狂参加课余活动:演讲、绘画、舞蹈、话剧……这些没有改变我不擅言谈的本性,却让我的思想更加明晰和坚定,性格更加耿直。
大学里也不止有欢笑。每当发生不愉快的事情,我便下意识的找自身的原因,更加留意自己的那门必修课程,却助长了我的固执,在尝试过怯懦之后,我开始看重一个莫名的字眼—清高,避免和任何人争吵,成为我的“守身哲学”。
班主任曾经对全班同学讲过,在大学里要学会三件事:跳舞、打牌、喝啤酒。但决不是为了做事而做事,做事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交流和沟通。这一主张,得到了包括我在内的全体男生的一致拥护,直至考研前夕。然而,我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和牺牲品,这三件事,没有哪一件能说得过去。我不知道,它们是否适合我,但我明白殊途同归,做事的方式又何止三种?
现在想起来,心里竟无所谓,也不愿过多计较,但,决不后悔。
漫漫考研路,有坚定的信念相扶持,自然不会跌倒。
六个月,每天都主动将自己送到教室,我为自己有这样的毅力而高兴。
不要埋怨枯燥,每天都收获不同的知识。谁说上网泡吧有错误?但只能进行一两个小时。
进考场的那一时,绝对不能悲观;交考卷的那一刻,千万不要兴奋。
永葆一颗平常心,一直走到今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