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公园郁金香,花开绮丽又精彩


标签:
北京中山公园郁金香夜皇后黑鹦鹉 |
分类: 旅游观光 |
晚期郁金香花开,醉天醉地醉游人
郁金香,百合科草本植物,堪称世界名花,被土耳其、荷兰等国尊为国花。郁金香花开,千姿百态,五彩斑斓,观赏价值极高,素有美誉“迷人的酒杯”之称。
郁金香花语:博爱、善良、体贴、高雅、富贵,或爱的表白、或荣誉的皇冠、或永恒的祝福,选项因花色而异。总之,句句浪漫,句句美好,句句多情,似乎这尊精美绝伦的“酒杯”,容纳着天上人间所有的浪漫情话,为之欣喜癫狂者天下无数。爱花的荷兰人更是把郁金香捧上了天,宣称:“轻视郁金香,就是冒犯上帝;没有郁金香的富翁,不算真正的富有。”
如今,国人对郁金香的推崇,也是逐年升温。北京许多公园都设立了郁金香花展,规模之大,品种之全,游客之多,较国产花卉有过之而不及。
北京中山公园的郁金香花展,规模更胜一筹,其中有渊源可溯。1977年,荷兰女王来中国访问,曾携带礼物郁金香予以馈赠,自此郁金香赠品留植北京中山公园至今。
据有关资料记载,郁金香原产地在中国的古代西域、西藏、新疆一带。唐代诗人李白留有千年古诗为证: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原来,郁金香是经由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历经改良,繁衍生息,最终跃居世界“花后”之巅,且已演变为代表时尚和国际化的一种文化符号,誉满全球。
历史很苍茫,现实很骨感,时而很残酷,有时又很滑稽。中华古老文明曾作为一种神圣文化传遍世界各地,但回报的反馈信息如何?八国联军枪炮“火药”攻占北京城,“樱花与郁金香”尊为大洋彼岸的国花。
“万紫千红总是春”,但谁人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
历经沧海桑田,郁金香改头换面重返故里,故乡人却将其视为西方的“上帝”来尊崇,实乃滑天下之大稽,真是莫大的嘲弄和讥讽!
没有强大的祖国做后盾,人才要外流,连一支美丽的花卉都留将不住,实乃中华民族之悲哀!
话说千年后的郁金香,子孙繁多,几乎遍及地球的角角落落,目前全世界拥有的品种已达8000多个。郁金香的花型多变,有:碗型、杯型、百合花型、鹦鹉型、星型、流苏型等等。其花期漫长,有:早、中、晚花之分。花色极为丰富:红、橙、黄、绿、紫、粉、白、褐、黑、几乎包罗了白色光谱的全部光带,唯独缺少其中的蓝色。
黑色郁金香,为此花卉家族的稀有珍品,花语也甚是诡异,称之为“神秘而高贵”。悠悠黑色“酒杯”,黯淡无光,却令世人无限神往与陶醉,倾倒仰慕者无数。法国作家大仲马在其著名作品《黑郁金香》中,曾如此这般颂扬黑色郁金香之美:
“艳丽的让人睁不开眼,完美的让人透不过气来。”
今日得见夜幕之下的花中皇后,仿佛于昏暗舞池之中,邂逅《红与黑》中女主人公德•雷纳夫人,衣着黝黑黯淡的拖地长裙,风度雍容高雅,姿色惊艳绝伦,令人不禁咂咂称赞。“夜皇后”,天上奇葩,的的确确“不是凡花数”。

“黑鹦鹉”,为鹦鹉型的黑色郁金香,不仅花色黝黑,且花型洒脱,花瓣的自由卷曲形态之美,宛若时尚的法国女郎一般惊艳浪漫。又浑似一只只展翅欲飞的鹦鹉鸟儿,高高伫立枝头自由歌唱,那楚楚风姿,那脉脉含情,令人顷刻怦然心动!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大千世界竟有如此尤物于陌上花开?
鹦鹉鸟、郁金香,一个动物,一个植物,不同物种,原本风马牛不相及,却如此这般的形似与神似?着实令人匪夷所思!大自然的奥妙与神奇,无人能理得清,道得明。



园中漫步,寻寻觅觅,数数点点,春日花开能几许?但愿“明年春色倍还人”吧。
中山公园郁金花开,醉了天,醉了地,醉了人,醉了游园春梦无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