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时节大观园潇湘馆竹叶青青


标签:
北京大观园潇湘馆 |
分类: 旅游观光 |

欣然接纳入冬时节北风的恩赐,清晨赶赴北京大观园一游。浑然如刘姥姥进入荣国府,欣喜若狂,亦步亦趋。步入园中,真有一种脱离红尘之感,恍如隔世,古香古色的红楼风景扑面而来,湖光山色,清水依依,风送涟漪,亭台楼阁,舞榭歌台,是处一派歌舞升平。
远处传来并非专业歌手的《秋窗风雨夕》,送入耳鼓的曲调,近似五音不全,倍感刺耳,十分不爽,只好速速撤离,寻找一片悠闲之地。
途径丛林,银杏叶黄,高耸入云,枫叶正红,摇曳起舞,一派晚秋好风光。身处层林尽染的丛林,一片红橙黄绿,丝毫未曾感到寒冬即将来临。
最是喜爱大观园潇湘馆的竹林,涉足院内,千百竿翠竹掩,曲折游廊通幽,绿柱红灯高悬,潺潺溪水流淌,一派江南水乡风光。透过竹影横斜,林黛玉的居所依旧,只是庭前缺少了那只会说话的鹦鹉,佳人已去黄鹤楼,潇湘馆内清幽幽。
风乍起,点缀在竹林里的几株银杏树,尽情抛洒下金黄色的叶片,随风翩迁起舞,纷纷扬扬落地,犹如北国隆冬飘扬的鹅毛大雪。这场景,真是令人心醉!
悠闲步履在潇湘馆,心绪感慨万端。曹雪芹笔下的潇湘馆,真是风情卓著,只有多愁善感的林黛玉才有资格客居此处,也只有潇湘妃子才能真正读懂其中的悬疑和奥妙。
已是初冬时节,潇湘馆内风情依旧,竹叶青青,风摇竹影,瑟瑟有声,天籁之合。棵棵青竹,“竿竿翠竹映潇湘”,片片竹林,“斑竹一枝千滴泪”。竹竿修长,宛如林黛玉纤巧婀娜的身姿;竹叶婆娑,犹如林姑娘弱柳扶风的步履;翠竹清秀,浑似林黛玉不与群芳为伍;竹林质朴,恰如潇湘妃子不饰浓妆粉黛。潇湘馆的竹林风景,所有的一切,似乎都与林黛玉孤傲自赏的性情默默契合,惟妙惟肖,叹为观止。
曹公的文学意象、艺术构思、笔墨功夫、诗词魅力,真是令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半部红楼,写尽封建皇族的兴衰家史,道尽世间的悲欢离合,数尽人间的世态炎凉。北京大观园的潇湘馆是曹公笔下风情的再现,许多环境描写与人物性情均可达到浑然一体的境界,这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实不多见。爱读红楼梦小说的酣畅淋漓,喜爱书中人物的活灵活现,尤其钟爱林黛玉不落世俗勇于挑战命运的反叛个性。
或许,这就是爱屋及乌吧,钟爱一部小说,酷爱书中人物,也便挚爱这片潇湘竹林,欣赏青竹的风韵,崇尚斑竹的风骨。基于此,每逢来大观园游览,必到潇湘馆一游,此处竹林别有一番风韵,可寻觅到精神的宽慰和寄托。
人生莫测,不可能事事遂人所愿,该学会一点青竹的精神和品格。
秋竹斗风霜,冬竹傲冰雪,不屈不挠,不染红尘,超凡脱俗。竹的高风亮节,令人敬重,令人钦佩,令人为之倾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