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小桥流水jgf
小桥流水jgf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720
  • 关注人气:1,00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看庭前荷包牡丹花开

(2016-05-09 06:47:37)
标签:

荷包牡丹

铃儿草

乡愁

中学校园

景山

分类: 散文纪实
风摇铃儿动,枝头荷包香

闲看庭前荷包牡丹花开


梦呓乡愁,常常令我念起当年的中学校园,那是一所百年历史的女子学校。校园亭廊的花坛里栽植着一株奇异的花卉——荷包牡丹,又名铃儿草。翠绿柔弱的植株上窜出一枝枝弯曲而冗长的花梗,上面悬挂着一个个绮丽的小小“荷包”,粉白两色相间,花冠娇柔绚丽,晶莹剔透小巧玲珑。轻轻触摸那些娇小的花苞,鼓鼓的,柔柔的,嫩嫩的,犹如抚摸着江南绣娘精心缝制的定情信物。一阵阵春风袭来叶摇花动,婆娑起舞,摇曳不止,独树一帜的花开景象,真是令人如醉如痴。不胜惊呼:天下竟有如此尤物般的奇葩

游子浪迹天涯海角,念念不忘悠悠乡愁。

阔别母校数十载,不曾再遇到那花卉的倩影,但那别致浪漫的小小“荷包”,却一直牢牢记挂在心灵深处,并期盼着有朝一日与之再度重逢。

2010年春天,在北京景山珍稀牡丹园里,偶然邂逅那里栽植着一排排的荷包牡丹,惊喜之余,拍摄记录了她不少美丽的风姿。京城四月,荷包牡丹盛开,摇曳曳,扭扭摆摆。每逢目睹此景此情,当年校园里的那株铃儿草就会重现眼前,仿佛回归了故里,重返了校园,那份激动、愉悦、惬意之情,油然而生,溢于言表。

以后年年每逢四月,每当荷包牡丹盛开,我都会前往景山脚下与之相会。今春,因回归港城住地,无缘再去欣赏景山脚下那些精巧的荷包风采,心中些许有着一股道不出的失落遗憾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今晨,竟然在我家楼前绿地的庇荫处,意外发现一株荷包牡丹。花开虽没有景山那般的规模,植株也没有景山那般的茁壮,但小小荷包也是那样一串串地悬挂着,风采依然,独具一格,翩迁起舞,绚丽夺目。心中顿感一阵惊喜和激动,恰似他乡遇故知,实乃天赐情缘!

 荷包牡丹,名贵花卉,多年生草本,隶属罂粟科,并非牡丹科属,只是叶片酷似牡丹叶片而已,由此得名罢了。

“荷包牡丹”的花开,花韵独特,柔长轻盈的枝条上犹如悬挂着小小铃铛,一个个,一排排,一串串。宛如除夕之夜悬挂窗前的小小灯笼,红红火火,喜气洋洋。气鼓鼓的小小“荷包”里,不知其中蕴藏着多少美丽的故事和传说?

在西欧国度里,人们称荷包牡丹为“滴血的心”,何等浪漫与多情?可见世人对其喜爱非同一般。

相传,古代有位芳龄十八的美丽姑娘“玉女”,为寄托对塞外充军未婚郎君的钟情和思念,每月绣一个荷包,挂在窗前的牡丹枝上。日久天长,那一串串的荷包,竟然变成了如今的荷包牡丹。如今看来,此故事纯属虚构,但却寄托着善良的人们对坚贞爱情的讴歌和向往。

据历史记载,明朝永乐年间,皇帝朱棣与大臣马铎就荷包牡丹为题对联。朱出上联:“风吹不响铃儿草”,马对下联:“雨打无声鼓子花”,此联堪称天下绝对!大抵“铃儿草”之称,便由此得名吧。

荷包牡丹,花韵风情绮丽绚烂,妩媚娇柔,令爱花之人叹为观止。其美丽动人的故事和传说流传千古,名扬海内外。美好的事物,人人都喜欢,对荷包牡丹的钟情和爱戴,我是情有独钟。


闲看庭前荷包牡丹花开


闲看庭前荷包牡丹花开

闲看庭前荷包牡丹花开

闲看庭前荷包牡丹花开

闲看庭前荷包牡丹花开


闲看庭前荷包牡丹花开

闲看庭前荷包牡丹花开


闲看庭前荷包牡丹花开

闲看庭前荷包牡丹花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