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小学校园网络作业假期作业数码相机杂谈 |
分类: 教育述评 |

小学假期作业无需苛求电子化
暑假到了,小学教师给学生布置假期作业无可厚非,学生按时完成作业也是理所应当。但老师布置假期作业,必须能让学生独立完成,倘若必须由家长代劳或协助才能搞定的话,那就失去了学生作业的效力、初衷和严肃性。
孙女就读于北京市的一所小学,每逢假期除了需要完成数学、语文、外语、作文等作业之外,还常常需要完成使用数码相机拍摄的作业,诸如相机纪实家庭会议、假期体育活动现场等等。追求时尚,崇尚科技,紧跟电子时代前进的步伐,是教育进步的表现,但若不考虑学生有无操作能力和家庭条件是否允许?一律苛求,就有悖于教育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目的。
以家庭会议纪实为例,目前中国式家庭,多为三口之家,一家人有事好商量,值当兴师动众召开家庭会议吗?这类脱离社会现实的假期作业,必然导致孩子们为完成作业弄虚作假,对教育学生起不到任何积极作用。
孙女几次为完成假期相机拍摄作业,都是强行将一家人聚到镜头前,一个个给事先安排好座次,再一个个设计好拿捏的姿势,之后,咔嚓、咔嚓......一连自拍几张,就算万事大吉。至于每次家庭会议的内容,既没有议题,更不知所云,纯属一场闹剧、儿戏和现场作秀。老师接收这种拍摄照片的作业,有何实际意义和实用价值?也许,能选出几张照片登上校园橱窗展,不也是彻头彻尾的自欺欺人吗?孩子们对此来历,一个个心知肚明,能对他们产生怎样的教育意义?

上次寒假过后开学,孙女报到后回家,一进门就沮丧这小脸说:
“真倒霉,忙活了一个假期,我的作业还是没能完成。体育老师还曾留过假期作呢,早就让我忘得一干二净了。老师要求,开学时,每个同学必须交上两张假期体育活动的照片。”
体育老师还留假期作业?从来未曾听说过,也倍感狐疑和滑稽。
为捍卫孩子幼小心灵里的那片净土,在孩子面前,我从不评判和议论学校和教师的是是非非,并时常教育孩子要尊师、爱校、严于律己,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那怕老师批评错了,也要学会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但这次,实在无法按捺住心中的忧愤,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
“体育还留作业?亏你们老师想得出,真够别出心裁的!体育也要与数学、语文比比高低呀?家里没有数码相机的同学怎么办?这作业明摆是留给家长的,学生在场地体育锻炼,还能同时搞自拍?真是岂有此理!”
孙女接着我的话茬,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当天班里的报到现场:
“哈哈!太有意思了。我们班的一个同学家里就没有照相机,结果,他自己动手画了两张体育活动的图画。报到时,他紧紧地低着头,默默地交给了老师。”
老师接过来一看,十分惊讶:
“啊?!你这到底算咋回事儿呀?这是体育活动纪实?还是图画艺术品?这能是你假期体育活动的真实场面吗?”
孙女讲述得活灵活现,引逗得全家人哄堂大笑。欢笑之余,令我久久陷入沉思,心中一阵五味杂陈。
一位小学生,为完成老师布置的假期作业,因家庭条件所限,想出以图画替代摄影的点子,真可谓用心良苦,能有如此胆识和诚信的寒门弟子,如今已经不多,称得上奇人之才!该生的认真、诚实、睿智,令人欣赏和钦佩!看来,办法是人想出来的,同时也是被人逼出来的。
教育资源的网络信息化,为教师提供了方便教学的快捷平台,原本是教育与时俱进快速发展的好事,但却被部分教师普遍化和庸俗化,动辄就让小学生回家上网查询、打印资料、相机拍摄等等。殊不知,教师上下嘴皮一动,学生与家长就要东跑西颠地跑断腿。如今,体育课也不甘示弱,同样追求电子时尚,也挤进小学生假期作业的行列,真是令人啼笑皆非,又万般无奈。
小学生具备网络和数码相机操作的技能吗?小学教学大纲对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有要求吗?教师到底是把假期作业留给了谁?不言而喻!
孙女没有那位家境困难同学的天赋和胆量,还是回家来闹着求我帮忙,共同完成补交假期作业的任务。无奈,我只好硬着头皮,陪孩子到院子里抢拍了两张照片。一张让孩子拿着羽毛球拍假装打球,一张让孩子手持乒乓球拍假装发球。明知作假,但火烧眉毛,别无选择,也只能出此下策。
此事虽已过去许久,但心中一直困惑和纠结。现行的小学教育,令人无限堪忧,一窝蜂追求学生作业的电子时尚化,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并未真正减轻,相反,让一些孩子学得更压抑、更紧张、更辛苦。老师布置假期作业,如果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必然迫使家长和学生各寻其道,弄虚作假就在所难免。对于家境贫寒的孩子来说,作业苛求电子网络化,无疑造成这些学生的自卑心理和精神负担
青葱小学校园,孩子们启蒙教育的一片神圣乐土。我们的教育,无需大轰大嗡、无需摆花架子、无需大搞形式主义,要脚踏实地教育学生好好做人。我们的教师,也没有必要一味追求电子时代的时髦风尚,应该让孩子们学会勤勤恳恳学习,老老实实做事、踏踏实实做人,这才是小学教育的人间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