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期末考试成绩排名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 |
分类: 教育述评 |

学生举手通过老师就可以成绩排名吗?
“不得单纯以考试成绩对学生排名”,教育部已明文禁令,且三令五申。各地中小学执行情况如何?并非如教育部的一厢情愿。
寒假期间,孙女讲述了期末考试过后班级发生的一切,听罢,着实令人困惑不解。班主任为实行对学生成绩排名,到班里征求同学意见:
“同学们,想不想期末成绩排名啊?赞成排名的同学,请举手吧!”结果,学生看着老师的脸色,举起小手,多数通过,于是,期末考试对学生成绩排名,班主任老师一切照旧行事。
“你赞成了吗?”我连忙问,孙女回答:
“不赞成,也没举手,我不想让别人知道我的考试成绩!”
孙女的学科总成绩,排名班级第二,连她对此都不情愿,可想那些成绩排名滞后的孩子们,又是何等的心情?
小学生对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减负十条规定》,一无所知。难道让学生举手通过,老师就可以违规操作?上有对策下有对策,教育改革,举步维艰,真是积重难返!孙女就读的是一所北京知名小学,首都北京的学校尚且如此,由此可见一斑。

学生的学习成绩,属于学生个人隐私。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必须以维护学生尊严为前提,不得损害学生尊严,不得干涉学生隐私,这是法律赋予学生的合法权益。教师以“家长有孩子学习成绩知情权”为由,向所有家长公开全班同学考试成绩,是对其它学生隐私权的严重侵犯,由此引发家长和学生的盲目攀比、恶性竞争、心理扭曲等等弊端,是中国教育的莫大悲哀,也是对孩子脆弱心灵的极大伤害。
我的一名学生是来自农村的住宿生,学习十分刻苦,上进心极强,但班里尖子学生林立,冲进班里排名前列,谈何容易?有一天夜里,他在梦语里泄漏了心声:
“你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考了班里第一吗?等着,我一定要开过你!”
因为一句梦话,两名学生矛盾公开化,吵着闹着非要调班不可,声称“有他没我,有我没他!”
还有一次,课上分析试卷,当点名一位女生领取试卷时,只见她一个箭步冲到讲台前,迅速将试卷上的分数遮掩起来。一节课下来,始终未见她抬头听课,下节课接着分析试卷时,发现她试卷左上角的分数处已经挖掉一个洞。
班里发生的这两件事,对我颇为震动。看来,名次、分数给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极大,重如泰山,非同小可!难怪“分、分,学生的命根”,一直成为校园文化的流行语。自此,登录学生考试成绩,我不再求课代表帮忙;考试成绩排名,也不再公开进行;学生打听他人考试成绩多少?我的回敬是:“这是个人隐私,不便泄漏,无可奉告。”
考试成绩排名,后患无穷,扭曲了学生心理,伤害了同学感情,迷失了学习方向,似乎成绩排名第一,就成了学生梦寐以求的奋斗目标!什么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希望、人生的价值......,统统不在话下。
多年的教育实践发现,高分者未必高智商,低分者未必低智能。以考试分数高低论英雄,往往埋没了那些动手型、开拓型、发散型孩子的智慧和才能。学校要为国家培育出21世纪的创新人才,教育必须要改革,且势在必行!落实国家教育部署,各级教育部门及其学校必须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同心协力,贯彻执行教育部文件精神不走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改效果。好措施,不督办、不检查、不落实,那就形同虚设;好政策,对不作为、对违规者,不教育、不惩治,就犹如一纸公文。
温馨小学校园,无须引入竞争机制。小学生的人生之路还很遥远,求学之路还很漫长,小学成绩的高低没有那么重要,压根儿也算不上什么人生起跑线!
还孩子们一片蓝天,还孩子们一片净土,让他们开开心心地学习,快快乐乐地成长。让孩子们充分展现各自的个性和才能,不要过早成为分数的奴隶,不要提前充当考试的机器!
教育工作者不要以“应试教育”没停下来为借口,依旧以百分制分数和排名方式对学生实施管、卡、压,先把“以考试成绩对学生排名”真正停下来,给学生家长扯扯火,让小孩子们松口气,天塌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