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中学校园教师节班主任物理实验教育 |
分类: 莫名其妙 |

教师节来临,怀念班主任老师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悠悠往事多如过眼云烟渐渐散去,唯有流淌在心底的师生爱河,依旧随着岁月的蹉跎川流不息。在教师节到来之际,愿将对恩师的思念编织成记忆的小舟,放归大海,任其漂泊,永远荡漾在无垠的爱海……。
遇到好老师,胜读十年书,实乃人生一大幸事。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在家乡古城读中学,就读于一所省立女子学校。著名作家梁斌的小说《红旗谱》三部曲中提及的女子师范,就是这所学校的前身。那里有古香古色的校园、宽敞幽静的阅览室、设施完备的实验室……,所有这一切,都给我留下终生难以忘却的记忆。尤其这所学校教师的素质堪称教育界的典范,严谨执教、勤恳敬业、诲人不倦的工作作风和教育传统,对我影响至深,终生受益。
刚上初一那年,外语老师是一位应届高中毕业的留校生,年芳17,只比我们长几岁,大家习惯称其为“小刘老师”。刘老师祖籍上海,其相貌清秀,身材苗条,穿戴入时,具有典型江南女子的俊俏和睿智。她曾是学校知名的高材生,聪慧过人、成绩优异,只因其父被划为右派,失去被大学录取的机会。我们的老校长是位和蔼可亲的老红军,爱惜人才,求贤若渴,便将小刘老师留校工作。出于对这位老师的敬仰和同情,同学们在她的课堂上,教学配合得相当默契。
升入初二,小刘老师担任我们的物理课程,并兼任班主任工作。她课讲得十分精彩,口齿清楚、铿锵有力、简洁明了、表达到位,语言之功可谓炉火纯青,不仅找不到一句多余的话,而且没有任何语病。聆听着小刘老师磁性声音,宛如铁砂遭遇了磁铁吸附无法挣脱,她讲课,你不得听,不得不想,不得不看。小刘老师的工作效率极高,如果今天课上考试,明天上课一定将批阅好的试卷发放下来,从不拖拉,从不敷衍,如此快捷和及时的试卷分析,令同学们十分惊讶和佩服。
做好课堂演示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
那时,学校的物理演示实验一律在实验室里进行。老师在讲台上操作,学生站在半圆形的阶梯看台上观看,居高临下,一目了然。老师任何细微的动作,学生都看得一清二楚,小刘老师从来没有发生过任何实验操作失误。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一位资历浅薄、非师范院校毕业的年轻教师,能如此熟练地操控课堂,为之付出的心血和努力,可想而知。
小刘老师对班级工作的管理做得有条不紊,她平日态度严肃,不苟言笑,但对学生从来不训斥、不唠叨,也从不占用课堂教学时间谈及班级工作。每天早晨6点半,她会准时到教室里查看学生自习,常常是不说一句话,往往转几圈就走,但班里同学几乎无人迟到。
记得初三中考之前,我的检测试卷中总是小错不断。对我马马虎虎的学习态度,小刘老师进行耐心疏导,边分析、边指导,并鼓励我争取中考的好成绩。我们并排坐在校园井台的大柳树下,促膝谈心,身边机井淌着清清的流水。几十年过去了,柳树下机井旁的一幕,依旧令我记忆犹新。老师的关心和耐心令我十分感动,激励我速速调整心态,积极应考。那年全市中考,我以全校最高分的理化成绩考取母校高中,在以后的高中学习中,也一直保持着数理化成绩的优势。
基于对老师的仰慕和崇敬,我一直对物理科的学习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考取了大学物理系,也做了一名中学物理教师。在后来的教学中,无论板书、教态、课堂用语、工作方式、教学态度,我处处以小刘老师为榜样。始终牢记,教学要耐心、讲课要干练、处事要果断、工作讲效率,态度要严谨。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尤其课堂演示实验,对学生绝对不能搪塞和敷衍。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必须要有一种拼搏和执着的精神。
每当重返故里,我都会从各个渠道打探小刘老师的消息。在与老同学的交谈中得知,文革中,小刘老师因受其父牵连,运动中遭遇了许多坎坷和非人虐待。运动中,红卫兵给她剃了阴阳头,因不堪忍受侮辱,她现场反抗,双手竟被剪刀隔开深深的刀口,止不住的鲜血顺着胳膊汩汩直流。
闻此消息,心痛不已,真是令人发指!女子学校学生造反,竟然也是如此惨无人道?真是丧心病狂至极!对自己老师也敢下此毒手,良心何在?于心何忍?
面对非常年代的种种伤害,小刘老师坦然面对,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冷静和坚强,对周围的一切变故,淡然处之,其刚毅的个性,令人无比欣赏和佩服。
中学毕业后,我曾多次拜访过小刘老师,彼此之间也有过书信往来,但从未见她对遭遇的不公和坎坷有半字披露,相反,谈论起当年的学生状况,却是如数家珍。
文革结束后,小刘老师工作更加勤奋努力,迅速成为全市高中物理教学的权威教师,并走上学校的领导岗位。
2008年秋,天高云淡,秋风瑟瑟,阔别40年的中学同学,由各地聚会到母校。我们这些当年小刘老师的弟子,登门前去拜访老师。尽管岁月蹉跎,历尽风霜雪雨,老师依然神采奕奕,不减当年。面对阔别几十年的弟子,老师还能一一呼唤出学生的姓名,令在场同学格外惊喜和感动。
身为人民教师,学生对其尊敬和爱戴的程度,与其学历、教龄、背景无关,学生更看中的是教师的人品、师德、执教的真正水平。
身教胜于言教。
小刘老师以其完美的人格魅力、高尚的师德风范、精湛的教学艺术,征服和感染着一批又一批的学生。
岁月流逝,沧桑巨变,但老师留在我心中的美好印象永不变,谆谆教诲犹言在耳,音容笑貌历历在目。
人的姓名,雕刻在木板上未必不朽,镌刻在石碑上未必千古,而铭刻在心灵深处将真正成为一种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