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紫竹院竹林风情

(2011-08-30 09:18:58)
标签:

北京

紫竹院

竹林

于无声处

竹楼

分类: 莫名其妙

紫竹院竹林风情

北京紫竹院是一所以竹造景,以竹取胜的特色园林。步入园区,犹如跨入江南竹林,清新、湿润、凉爽的空气扑面而来,顿时令人精神振奋,倍感无比惬意和清爽。

 

 

紫竹院竹林风情

 

 

紫竹院竹林风情

 

 

在园区,茂密的竹林随处可见,如同松柏般四季长青。齐齐欻欻的竹林密集在湖畔、池边、山岗、路旁,高低错落,与山石为伴,与青草为伍。

时值隆冬,北风凛冽,寒冷的北京城,唯有这片土地仍旧保持着一片绿色。 

 

 

紫竹院竹林风情

 

 

茂密的竹叶相互交错,茎干挺拔向上,严严实实地遮挡着上方的天空。时下已是初秋时节,竹叶已不再像春天般的娇嫩,也不再像盛夏般的沧劲,窜天的幼竹也不见了踪影,但略带几分沧桑的枝叶,依旧营造出紫竹院一派独特的江南竹林风景。

 

 

紫竹院竹林风情

 

 

公园的设施无不与竹有关,竹门、竹椅、竹篱、竹廊……,连垃圾桶都设计成翠竹的优美造型。总之,紫竹院处处展现着中华古老“竹”文化的丰厚底蕴,弘扬着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

 

 

紫竹院竹林风情

 

 

紫竹院竹林风情

 

 

最令人怦然心动的风景,莫过于深居密林深处的竹楼和竹亭——《听竹亭》。那里,依山傍水,精美别致,古朴玲珑,幽静典雅,涉入其中,诗情画意,如梦如幻,如入江南。

只是这几位卧榻游客的消遣之举,着实令人无语,不仅衣冠不整,且横躺竖卧,实在大煞竹亭的秀丽风景。偶然在竹林中与一位中年男子邂逅此人文质彬彬,但形色诧异,只见他迂回于竹亭四周,匆忙踱步徘徊,忽而下蹲,忽而立起,忽而落座,两手持相机在空中不停地扭来转去,像是在寻找摄影的角度,又像是在寻找创作的灵感。面对几位酣睡的梦中人,此人显得极度焦躁不安,并不时地向我投来无助又无奈的目光和微笑。窥视此人正常而深邃的目光,确定无疑,这也是一位爱竹如痴的墨客。

 

 紫竹院竹林风情

 

 

沿着蜿蜒崎岖的石板小路,跨越布满浮萍的小桥流水,穿行遮天蔽日的绿洞长街,顺着风送葫芦丝的乐曲方向,一路寻寻觅觅,终于探到了密林中的这座竹楼。

 

 

紫竹院竹林风情

 

 

登上竹楼,居高临下,尽收眼底的池塘已是一潭秋色。环视四周,层层竹林犹如森严壁垒般屏蔽了投向远处的视野。此处曲径通幽,竹叶遮天蔽日,实属京城闹市的奢侈之地,足矣令人流连忘返。身处竹楼,背依竹柱,盘坐竹凳,久久逗留,不忍离去。

几位葫芦丝爱好者忘情地演奏着一首傣族名曲——“月光下的凤尾竹”。此曲浑厚低沉,婉转悠扬,不绝于耳的绕梁荡漾在密林深处。

 

 

紫竹院竹林风情

 

 

超脱世俗,远离濡染,摈弃烦恼,躲进幽静的竹林深处,独自品味月下的竹影乐章,真是一种超凡脱俗的精神享受。那份悠然、恬淡、清静、忘我的情怀,实难相逢,也无处可寻,令人如梦、如痴、如醉。

 

 

紫竹院竹林风情

 

竹楼外,矗立着一座巨大的青石雕刻石碑,苏东坡的著名诗句跃然其上,诗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密林的于无声处,能阅读和欣赏到一代文豪的名篇,别是一番意味和风情在心头。

此景此情,令人不禁万般感慨,人生如梦,岁月如梭,转瞬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紫竹院竹林风情 

 

离开竹楼,一步三回首。透过密密的竹林,层层的枝叶,凝视那座精巧的竹楼和竹亭,风摇竹影,沙沙作响,隐隐绰绰,若明若暗,如画卷、如仙境、如蜃楼……,更像是梦幻一般,回味和遐想无限。

霍然想起,来园时曾途经紫竹院青莲岛附近的“菡萏亭”,上面悬挂着一幅对联,上联为:“月移竹影於仙苑 竹本无心节外偏生枝叶”,真是妙趣横生!“竹”的靓丽风采,竟被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寓意到无以复加的绝妙之处。

竹韵风情,令人欣赏和陶醉;竹的铮铮铁骨和凛然正气,更令人由衷地敬仰和钦佩!

 

 

紫竹院竹林风情

 

 

沿着林荫甬道一路缓缓返程,忽然,竹林中飘出大团大团的雾气,瞬间将小路遮挡得云山雾罩,迎面的路人也是云里雾里,飘飘欲仙,腾云驾雾一般。这场景,我不曾遇过,令人好一阵惊诧和疑惑。顺着雾气来源的方向,我迫不及待地钻入竹林,想看个究竟。

 

 

紫竹院竹林风情

 

 

踏着竹林里松软的落叶,在湿漉漉的地面上,发现了一排排铁制的喷管,一根根如同点燃的炮竹一般,径直向上喷射着一股股的水雾,发出震天呼呼声响。工作人员告诉说,这是公园用于维护竹林的方法,即刻令我恍然大悟。难怪这北国干旱之地,能有一片江南水乡风光,园林工作者的辛勤耕耘,功不可没。

 

 

紫竹院竹林风情

 

 

“竹”,来自江南水乡,喜湿怕旱,北国的干燥气候无益于它的繁衍和生息。

紫竹院这一派独特的江南竹林风景,来自这无数一排排喷灌的不停工作;这一片常年的竹林青翠,来自那公园那许许多多的默默劳作者。

感谢辛勤的园丁们!给了游人一片竹韵风情的欣赏之地。

感谢辛勤的园丁们!给了游人一片回归自然的天然绿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