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中学同学聚会高中班长班级黑板外县情感 |
分类: 小桥文集 |
盛情难却
昨晚九点过后,电话铃响了,是上世纪1990年高中毕业的学生打来的,来访者自报家门“同学聚会秘书长——季东”。一句话,不禁令我哑然失笑,一个中学同学聚会也将规模搞得如此兴师动众?似乎还是当年孩子似的,天真幼稚,事事较真,大张旗鼓。
事后细细品味,将心比心,学生的心情可以理解。他们也都是人到中年,曾经沧海,中学时代曾有过太多的美好和浪漫。如今,成家立业的他们,与其说是想同学聚会,倒不如说是想做一次青少年时代的旧梦重游。
季东邀我下月中旬务必前往避暑山庄聚会,且一再叮咛,让我在秦皇岛家中静候,学生文军驾车远道前来接迎。并说,如今他们已是今非昔比,多数都有了私家车,同学搞聚会,缺了当年的班主任实在没有兴头。盛情难却,恭敬不如从命了。
话筒传来的声音已不再年轻,有着几多的沧桑,几多的成熟,但学生对老师的真情依旧,深深拨动了我的心弦。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又追溯到当年,一群叽叽喳喳的孩子们围拢在身旁,吵闹声、嬉笑声、请示声、央求声不绝于耳。顿感几十年历经沧海桑田,并非光阴虚度,越发觉得自己曾为人师堪称“伟大”,于是乎,飘飘然,连声自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沧海桑田,光阴荏苒,时代变迁,风云变幻。但当年这班学生的诸多往事犹如发生在昨天。
这届学生是我从教三十多年唯一连任三年班主任的班级。我感谢这班学生们的努力和志气,使这个班成为学校唯一由市教委授予先进集体称号的班级。学生们大部分来自市区外县,他们的衣食住行、头疼脑热、情绪变化都得记挂心中。
三年的朝夕相处,可谓五味杂陈,感慨良多。回想起来,当年如果有那个学生受了外来的欺辱,我会像农村家庭妇女般找人家理论。那个学生病倒了,我会做病号饭送到学生的床头。每逢此时,我的先生会特意叮嘱:“多放上两个鸡蛋,这些离开父母远来求学的孩子不容易。”似乎这些病号饭就是一剂良药,第二天得病的学生肯定来上课,也许是他们的病真的好了,也许怕我再去送病号饭。
电话中提及的文军,曾经做过当年的班长。文军幼年丧母,刚入高中,父亲又失踪了,至今下落不明。他的高中三年,是靠节假日在学校门卫打工,以及同学勤工俭学捐助度过的。文军是个自尊心很强的孩子,春节我邀他到家里过年,家里除夕团圆的气氛并未给他带来欢乐,相反他显得更加伤感,竟然一句话也没有,我懂得他心里的苦衷。后来的春节,我便把过年的饺子送到他打工的值班室。大学毕业后的某年,文军带几个同学专程到北京家里探望我,听说他做了乡长,我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为官清廉,造福一方百姓,文军欣然允诺。
季东电话里还提到了彦茹,这是个坚强的女孩,记得一次班级参加的劳动强度很大,精疲力尽的同学返回教室最多也只能是一阵海阔天空,唯有彦茹端端正正地拿出书本来做题,默不作声。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心想:“这孩子,小小的年纪毅力竟然如此顽强,将来必成大器。”一次,她在教室黑板上书写班级通知,将我的姓氏错写成“斩”,我说错了,她连忙跑到黑板前改为“ 勒”,我说又错了,她极为尴尬,不知所措,脸色一片绯红。我逗趣地说:“你先斩后勒,我是必死无疑了!”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这件事给她留下的印象极其深刻,前些日子她来电话还提起此事。
退休后,我随先生回归故里,离开学校所在的那座城市已是10年光景。这届学生毕业整整20年,这期间,我与许多学生从未有机会谋面。
如今,我的学生已遍布天南地北,有的甚至飘洋过海,但似乎感到他们始终未曾脱离我生物场所能到达的极限。学生当年一个个天真烂漫的样子时常在我眼前晃来晃去,连当年撒谎的样子如今想起来都显得是那么天真可爱。
我对学生的思念已化作永久的牵挂和祝福:
同学们,老师祝你们个个家庭生活幸福!个个事业有成!
同学们,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始终要勇往直前,曙光就在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