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岛公园与银杏树

标签:
环岛公园郭沫若散文银杏树绿化环境休闲 |
分类: 旅游观光 |
环岛公园与银杏树
午后,我和先生散步到环岛公园,据说这是世界上最大的环岛。环岛刚刚落成时,清静幽雅,青草如茵,绿树环抱。晚饭过后,迎着落日的余晖,伴着西天的晚霞,漫步在环岛上那犹如通往乡间的石板小路,真有游览异国他乡之感。今日情况却逊色了许多,遗弃在草地上的食品垃圾袋、饮料瓶,大煞景区的风雅。人满为患、素质低下的症结,似乎散落在我们国家的角角落落。
环岛栽种的树木品种繁多,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银杏树。她的躯干端直俊美、挺拔向上,活像一个个的哨兵,笔直矗立在绿色的草地上,就是那些从主干窜出的支干,也几乎呈直线状态生机勃勃地斜向蓝天。银杏树树形优美,在整个树冠上几乎看不到任何凌乱的枝条。她的树叶十来个叶片簇拥在一起的,活像一把把张开的小巧玲珑的花形折扇,奇特精美别致、青翠晶莹剔透。时近中秋,银杏已是硕果累累,不同于其它果树,她的果实黄橙橙的紧贴在枝干上。银杏树那苍劲的体魄、独特的风骨、清奇的风姿,赢得世人对它的无比的赞赏和青睐。宋代苏东坡有诗云:“四壁峰山,满目清秀如画。一树擎天,圈圈点点文章”。
中国的银杏树,是古代银杏类植物在地球上存活的唯一品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珍贵树种之一。在学术界银杏树一直被誉为“活化三古”,植物学家们把它看做是植物界的“活化石”,现存的银杏树的历史可追溯到7000万年以前。
银杏树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能穿越“有史时期”的历史长河而存活下来,更重要的是它能在这漫长的“地质时期”保持自己物种的遗传稳定。
郭沫若先生在散文《银杏树》中热情为之讴歌,称银杏树是“东方的圣者”、“中国人文的有生命的纪念塔”,是“完全由人力保存下来的珍奇”,是“随中国文化以俱来的亘古的证人”。郭老先生对银杏树顽强的生命力无限感慨:“自然界中已经是不能有你的存在了,但你依然挺立着,在太空中高唱着人间胜利的凯歌。”银杏树面对残酷的自然法则: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脱颖而出,令人肃然起敬!我想,人生是需要有点儿精神的,一切事业的成功,需要的就是银杏树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和性格。
沿着环岛小路绕行一周,令人欣喜的是,几乎没有发现裸露的地面。绿地上已经覆盖上厚厚的腐殖质,脚踏下去试一试的感觉就如同地毯一般,草生长得很是茂盛。这里是市区的制高点,高压线路从环岛的峰顶擦肩而过,“11万伏高压线下危险禁止入内!”的警示牌,醒目地悬挂在禁区铁质篱笆上,令人望而却步。环岛四通八达,阳光灿烂,四方通透,空气清爽,但并不潮湿,是休闲和锻炼的好去处。
往日里,心目中的环岛竟如同庞然大物,且距离是那等的遥远。但今日的感觉却截然不同,我和先生边走边叙,不知不觉便步入其中,又霎那间绕场360度。环岛已不再那么遥远,不再那么空旷。这也许与人的心情和认知程度有关吧。其实,什么事情都大抵如此,认识了它、熟悉了它、了解了它,它就不再神秘、不再遥远、不再庞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