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无用论
(2010-07-10 10:51:32)
标签: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陆步轩陈生杂谈 |
反思使人通达。
最为人津津讥讽的例子就是北大中文系毕业的陆步轩在2000年租房子开起了肉店,文弱书生操切肉刀,在10年前——我的同龄人基本上都还在读初中——人们的观念里,天之骄子(当时,这么形容是不过分的)此举引发的震撼,是很自然的事情。其实陆的境遇也不差,西安工程大学副院长黄翔亲自登门表示愿安排其到本校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当教师,可是他执意不肯放下屠刀立地成师。之后还有美国的一家公司有意投资他的猪肉生意,但欲知后事如何,没有下回分解。
曾在广州开设100多家猪肉连锁店的北大才子陈生,去年又在深圳抢滩卖猪肉,半年便迅速扩张到31家店,相比师兄陆步轩,他是比较成功了的,然而已经不能引起广泛关注。如今的大众传媒要么吸吮腐肉要么大唱凯歌。
如果报道清华/北大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集中在中央和地方党政机关、主流媒体、重点高等学校和省部级以上科研院、国有、外资银行类、国有重点大中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跨国公司等,肯定是不会引起人们的关注的,因为这一点不新鲜。倘若有一个脑袋有点坏掉的清华/北大毕业生,在天安门或者其他啥啥显著的地点再或者BBS上大肆进行马丁·路德·金式的经典讲演:“我有一个梦想,我梦想有一天,大家对大学生的看法会有所改变——尽管他们现在仍滔滔不绝故作姿态地说什么要忠党爱国——在那里,自由平等和公平正义携手并行。我有一个梦想……”,或者携带着“名校毕业生无处着落,一无所有”的大字裸奔,相信人气会聚敛很多。
如果需要在那些三流四流的大学里面引发相似的效果,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倒置过来。有本事的话就往那些重要机关部门挤或者搞出点高科技,看能有几人胜出。即使有那么三五个,必须值得钦佩,各方褒奖不断,进而成名,显然,这比裸奔的难度大得多。如果没有,千万不要摆弄出一些我们常人不大能接受的行为艺术或者大言不惭,因为这些是不顶用的,物以稀才能为贵,然而,这些玩意总是盛产于这些角落。
读书无用,这句话应验了现实——在大学里混沌过活而抱怨社会不公的人,真的无用。至少,这段时间里,是无用的。也许你要理直气壮的举出你的某个大叔二舅三嫂四弟高中都没有毕业,却腰缠万贯;你某个同学在人大、南大毕业之后现在讨生活艰辛狼狈和“关系是第一生产力”是至理名言云云。我真的不想和你讨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更加就不再数典到《大学》。我懒得理你。
但凡在江湖里“油”光焕发者,对学校里的学生一往的敦敦劝诫——大学里务必主修厚黑学与人性之弱点。敢情这种获取手段也是非常便利的:各大书店畅销书架,各处flea market,均有销售。
爱我所爱,至死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