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读这样的书,也只能读并写这样的作品,为了了解我自己。
世界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历史?我们的“现实感”到底如何构造?我们何以感知?……这些“知识”如何被生产出来的?如何塑形了语言和意识?
讲不完的,只能是那具越来越神秘的身体。
茶叶为近世的全球性欲望货币,它与煤炭引发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有关;而石油则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今日的能量之本,魔力之源。
欲望机器运转的燃料。
味道是一种权力。
罗马帝国、蒙古帝国乃至洛可可时期的法兰西帝国,丝绸织造并编撰了其奢靡而狂暴的欲望法则。世界是扁平的,并非始于今日,而古来有之。条条大路通罗马的时代,即如此。
猪和牛在新大陆。玉米和土豆让欧洲逃脱了马尔萨斯理论所假设的致命情景,并刺激了贸易发展。世界不是在互联网发明之后突然变平的。
14-17世纪之间,桂皮香料、肉豆蔻、肉豆蔻干皮、干丁香花苞可不是普通的香料,而是世界上最难找到的商品。它们的来源和运输线关系到一个国家的贫富,那时的香料与21世纪的石油和钯金是同等重要的。
威尼斯无数的宫殿与建筑物,是由胡椒、桂皮、肉豆蔻、干丁香花苞的买卖中产生的利润修建起来的。
异国情调在不同的洲际与国度,自然维系于不同的物象载体。
瘟疫也为异国情调的伴生品,抑或负能量。
哥伦布1493年进行第二次远航之后的几十年间,诸如玉米、小麦、咖啡、茶以及蔗糖这类作物在不同大陆之间的互相交换,让世界农业和劳动力市场发生了深刻的革命。
到17世纪早期,西班牙和荷兰海员已经解开了全球风向体系的秘密。
秘鲁和墨西哥大量银矿的发现催生出新的全球货币体系。
一个完全崭新的贸易体系在17世纪崛起——公众联合持股公司。
变化招致不满,一些老行当犹如今天一样,受到伤害、排斥和威胁,比如纺织业、服务业等因外来商品。
蔗糖是食物中的海洛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