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依附性:(日)土居健郎《日本人的心理结构》】

(2015-09-07 13:41:45)
【依附性:(日)土居健郎《日本人的心理结构》】


【依附性:(日)土居健郎《日本人的心理结构》】

   日本社会结构、人际关系的核心——依赖心理。
   依赖与自我意识的紧密关系。日语中的“自己”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词,与外来语的自我、个人等抽象名词不同,指的是一种具体的意识。在日语里,可以将自己表达为“有主见”、“缺乏主见”、“没有主见”等。
   日语在日常用语中,用“依赖”表示被动的爱,它本身就是日本社会和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人情”与依赖心理的密切关系。“义理”与“人情”不是一组单纯的对立概念,它们既有相互对立的一面,也有相互关联、相互依存而不可分割的一面。“义理”是容器,“人情”是其中物。
   强调人情,表示肯定依赖,积极接受对方要求;强调义理,则是敦促人们要维持依赖关系。人情崇尚相互依存,义理则将人们束缚在相互依存的关系网中。
   自然萌发的相互依赖,即亲子关系属于人情范畴;不属于自然而又允许相互以来的关系则属于义理范畴。既非人情又谈不上义理的,则是无亲无故的他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